玉池双桐近百尺,天台古藤垂万年。
昔从泰岱问封禅,攫拿龙虎盘风烟。
空堂无人老狐入,夜深屋脊鸺鹠泣。
白雁飞归五百年,两行苍翠沾衣湿。
一株藓蚀稍空腔,一株劲直不肯降。
离纚琐碎散璎珞,砚池乱落柏子香。
题名远纪熙宁代,东坡旧友分明在。
耤田手诏保宁军,元畅楼高碧山对。

【注释】

  1. 宋自公堂后双古柏:指苏轼的两棵参天柏树。
  2. 玉池:用“玉”来形容池塘的美,比喻清澄碧绿。双桐:两棵梧桐树。
  3. 天台古藤垂万年:天台山有千年古藤,形容其生命力强盛。
  4.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
  5. 攫拿龙虎盘风烟:形容气势雄伟,如龙虎在风中盘旋。
  6. 空堂无人老狐入:夜晚,空荡荡的大厅里突然出现了一只狐狸。
  7. 夜深屋脊鸺鹠泣:形容夜晚寂静无声,只有鸺鹠(一种猫头鹰)在屋脊上低声悲鸣。
  8. 白雁飞归五百年,两行苍翠沾衣湿:白雁是长寿的象征,五百年后归来,但已变苍翠,湿润了衣裳。
  9. 一株藓蚀稍空腔:描述一棵苔藓侵蚀后的大树,只剩下空洞。
  10. 一株劲直不肯降:形容一棵顽强的大树,即使被风吹倒也不会屈服。
  11. 离纚琐碎散璎珞:形容事物纷繁复杂,就像璎珞一样。
  12. 砚池乱落柏子香:形容砚台周围散落着柏子的气味。
  13. 题名远纪熙宁代,东坡旧友分明在:苏轼的名字和事迹都被载入史册,他的朋友也在其中。
  14. 耤田手诏保宁军,元畅楼高碧山对:苏轼曾赐给士兵田地,并修建了一座高楼——元畅楼,它矗立在碧山之旁。

【赏析】
此诗描绘了苏轼在黄州时所见的两棵参天古柏、一片清静的水池以及夜晚的景象。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事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