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长安又几年,履綦重话总如烟。
身经沧海频添恨,风引蓬山未许仙。
老屋荒灯艰聚首,清尊檀板忆当筵。
干戈未息家何在,坐对争教不怃然。

诗句解析:

  1. “不住长安又几年” —— 这句话意味着“在长安住了多久?”,表明已经离开很长时间了。
  2. “履綦重话总如烟” —— “履”在这里指鞋子,“綦”是古代的一种绳索,这里借代为行走的足迹;“话”指的是言语或者交流,“如烟”则形容话语像烟雾一样消散。整句诗的意思是:“我行走的脚步已经留下了很多足迹,但言语的交流却像烟一样飘散。”
  3. “身经沧海频添恨” —— “沧海”比喻世事多变或经历的事情很多,“频添恨”表示经常增加遗憾、悲伤的情绪。这句诗表达的是作者经历了很多变化后,对一些事情感到遗憾和悲伤。
  4. “风引蓬山未许仙” —— “风引”暗示着风的力量,“蓬山”通常指的是蓬莱山,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地方,而“未许仙”则表示不能成为仙人。这一句表达了尽管有追求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但在现实的限制下,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5. “老屋荒灯艰聚首” —— “老屋”指的是陈旧的房屋,“荒灯”指的是没有油的灯,“艰聚首”是指困难地聚在一起。整句诗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努力相聚的情景。
  6. “清尊檀板忆当筵” —— “清尊”指的是清澈的酒杯,“檀板”指的是古代宴会中敲击的乐器,“当筵”指的是在宴会上。这一句表达了在宴会上回忆过去的情景,以及对于过去的怀念和追忆。
  7. “干戈未息家何在” —— “干戈”在这里指战争,“未息”表示还没有停止的意思,“家何在”则是询问家在哪里。这一句表达了战争尚未结束,家的位置变得不确定。
  8. “坐对争教不怃然” —— “坐对”指的是面对,“争教”是让……怎样的意思,“不怃然”表示不会心烦意乱。这一句表达了面对当前情况,仍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的态度。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长安的生活经历、与朋友相聚的场景以及战争的影响,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对现实状况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