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两灵鸟,同游凤池头。
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
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
天渊何足论,咫呎判沉浮。
【注释】
曾:同“增”,增添、增益。印若:指诗人的好友。
丹山:神话中昆仑山,为神仙居住之地。灵鸟:指传说中的凤凰。凤池头:凤凰所栖息的地方。
飒然:形容风声或声响。一去复一留:形容离别和重逢。
虞廷:古代帝王朝拜宗庙的处所,这里泛指朝廷。求:追求。
天渊:指天空,也比喻高深的境界或学问。论:谈论。咫尺:极短的距离。判:区别,区分。沉浮:指事物的升降、得失。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仕途升迁的向往之情。全篇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赠友七首曾印若”,点明了诗题,即赠别朋友时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修改,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为七律体,这体现了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
第二、三句“丹山两灵鸟,同游凤池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丹山,即传说中的昆仑山,是神仙居住之地。灵鸟,指传说中的凤凰。凤池头,是凤凰栖息的处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丹山、灵鸟、凤池头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后文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
第四、五句“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表现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秋风飒然来,意味着秋天的来临;一去复一留,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留恋之情。这两句诗以秋风、别离为主题,将季节的变化与离别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第六、七句“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留者鸣虞廷,意味着留下来的人在朝堂上高唱赞歌;而去者安所求,则表达了离去的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状的不满。这两句诗以虞廷、安所求为主题,将离别的情感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第八、九句“天渊何足论,咫尺判沉浮”再次回归到离别的主题。天渊何足论,意指天地间的道理无穷无尽,无法一一论述;咫尺判沉浮,则表达了距离之近足以导致命运的不同。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的哲理的认识,又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写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期望。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思想,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