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枕五更尽,禅龛四壁空。
梦归天界外,身在佛声中。
山静自移月,江平不动风。
迟明理舟楫,前路指飞鸿。
【解析】
此诗为僧达已过江宿玉山寺,与僧人谈禅时所吟。全诗以“禅”字为线索,由“禅”字起头,又以“禅”字结尾,首尾相连,前后照应。诗中写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四句写夜深人静时与僧谈禅的情境:僧人在禅房打坐,诗人枕着五更时分才入睡,醒来已是晨曦初升之时。僧舍四壁空空,唯有禅龛一隅。诗人仿佛进入梦乡,身在天外,佛音萦绕耳边。后四句写清晨出定后的心境:山峦宁静如故,月亮也静静地移向了远方。江水平静如镜,风也不动声色地拂过水面。天明时,诗人理好行装准备出发,但心中还惦记着远去的鸿雁。
【答案】
(过扬子江宿玉山寺示僧达已)
客枕五更尽,禅龛四壁空。
梦归天界外,身在佛声中。
山静自移月,江平不动风。
迟明理舟楫,前路指飞鸿。
注释:“客枕五更尽”,客人枕着五更时分才入睡,“尽”是完了的意思;“禅龛四壁空”,禅房内四壁空空,“禅龛”指供设佛像的方木小座;“身在佛声中”,“佛”指僧人,“声”指佛经诵读的声音,“中”指当中、之中;“山静自移月”,“静”指安静,这里形容月亮悄悄地移动;“江平不动风”,“动”指吹拂,这里形容江面平静无波;“迟明理舟楫”,“迟明”指破晓时分,“理”指整理,“舟楫”即船桨。译文:夜深时我才能睡着,僧室的墙壁空空荡荡。
梦见自己已经离开人间,身体正处在佛家的诵经声音之中。
山峦如此宁静,竟把天上的月亮都吸引过来;江面如此平静,连微风吹来也纹丝不动。
我赶紧把船桨准备好,因为前面有一只大雁在前面领路。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图。作者用笔细腻,刻画了夜晚的寂静和清晨的忙碌,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