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东瞰倭夷岛,地僻西违京口城。
海上一卷鳌戴立,汉时三诏豹藏名。
胚胎元气皴烟雾,郁律中流跨鳄鲸。
午夜报闻红日出,双峰阁上挂铜钲。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焦山景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焦山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首句“天清东瞰倭夷岛”,描绘了焦山向东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倭夷岛,这里指的是日本,象征着侵略者的势力。接着第二句“地僻西违京口城”,描述了焦山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偏远的西部,远离了政治中心,这暗示了焦山的历史地位并不显赫。第三句“海上一卷鳌戴立”,形象地描绘了焦山的形状,如同巨大的鳌鱼头朝下,屹立在海洋之上,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接着第四句“汉时三诏豹藏名”,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表达了焦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这句诗还隐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关注。
第五句“胚胎元气皴烟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焦山的山水景色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神秘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焦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都非常优美。
第六句“郁律中流跨鳄鲸”,继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容了河流的气势磅礴和壮观。这句诗也暗示了焦山周边的自然环境非常壮观,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最后一句“午夜报闻红日出,双峰阁上挂铜钲”,以景致为引子,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豪情壮志。这里的“午夜”和“红日出”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到来,而“双峰阁上挂铜钲”则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这首诗通过对焦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记忆、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