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初圆。人去游仙。珠玑付与枣李镌。绣口锦心前世种,尽足流传。
翰墨有良缘。酬唱频年。挑灯惆怅不成眠。云帔霞裳何处也,碧海青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逐句释义并给出译文:
第1句:“天上月初圆。” 注释:天上的月亮初升,圆圆如镜。
译文:天上的月亮刚升起,圆圆如同明亮的镜子。
第2句:“人去游仙。” 注释:人已经离去,去追求神仙的生活。
译文:人们已经离去,去追求神仙的生活。
第3句:“珠玑付与枣李镌。” 注释:珍珠宝玉都交给了枣树和梨树雕刻。
译文:那些珍贵的珠宝全都交给枣树和梨树去雕刻了。
第4句:“绣口锦心前世种,尽足流传。” 注释:绣有花纹、锦绣般的心意,是前世种下的果因。
译文:绣有花纹、锦绣般的心意,这是前世种下的果因,一定会传承下去。
第5句:“翰墨有良缘。” 注释:书信和笔墨都有美好的缘分。
译文:书信和笔墨都有美好的缘分。
第6句:“酬唱频年。” 注释:频繁地互相酬答、歌唱。
译文:频繁地互相酬答、歌唱。
第7句:“挑灯惆怅不成眠。” 注释:挑着灯独自忧愁,无法入睡。
译文:挑着灯独自忧愁,无法入睡。
第8句:“云帔霞裳何处也,碧海青天。” 注释:云披霞裳在哪里呢?只见碧海青天。
译文:云披霞裳在哪里呢?只见碧海青天。
赏析:这首诗以咏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落。通过描绘天上明月、枣李雕刻、书信笔墨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同时,诗中的“挑灯惆怅不成眠”和“碧海青天”等词语,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令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