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林屋暗,寒镫耿幽光。
邻鸡私咿喔,冰声裂方塘。
既醉复思梦,神清愁亦忘。
晓车如秋潮,雷鸣过空堂。
尘役苦无厌,俯躬自彷徨。
不寐
月落林屋暗,寒镫耿幽光。
邻鸡私咿喔,冰声裂方塘。
既醉复思梦,神清愁亦忘。
晓车如秋潮,雷鸣过空堂。
尘役苦无厌,俯躬自彷徨。
注释:
- 不寐:无法入睡或不能安心睡觉。
- 月落林屋暗:月亮落下后,树林中的房屋显得阴暗。
- 寒镫耿幽光:寒冷的灯笼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幽暗的环境。
- 邻鸡私咿喔:邻居家的公鸡在悄悄地啼叫。
- 冰声裂方塘:冰块破裂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的池塘。
- 既醉复思梦:既已醉酒后又思念梦境。
- 神清愁亦忘:精神清爽,忧愁也随之消散。
- 晓车如秋潮:清晨的车马如同秋天的潮水一般。
- 雷鸣过空堂:雷声轰鸣通过空旷的大厅。
- 尘役苦无厌:尘世的劳役总是让人感到无尽的烦恼和厌倦。
- 俯躬自彷徨:低头弯腰,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晚难以入睡的情景。首句“月落林屋暗”描绘了月光消失,树林中的房屋变得昏暗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第二句“寒镫耿幽光”则通过冷冽的灯笼光芒映照出幽深的环境,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寂静感。
第三句“邻鸡私咿喔”突然转换到邻家公鸡的叫声,这种突然的转折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反映了诗人对日常小事的关注。接下来的“冰声裂方塘”以冰块破裂的声音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内心的激动。
诗中的“既醉复思梦”表达了作者既饮酒消愁又陷入梦境的矛盾心理,而“神清愁亦忘”则展现了酒后的精神状态使人忘却忧愁的能力。第四句“晓车如秋潮”与前文形成对比,描绘了早晨车马行进的景象,给人以时间流转的感觉。
最后两句“尘役苦无厌”,表达了对于世俗劳役的厌倦和无奈;而“俯躬自彷徨”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刻画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