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侍笔砚,群籍纷披搜。我母时禁止,夺书或父尤。
父时告我母,曾闻大家不。表志迈迁史,笔削追《春秋》。
六宫席前拜,融续门下收。子成荷母荫,亦封关内侯。
而我闻之喜,逸气同云遒。迄今读其书,颜色惨以愀。
史必三长具,宁独词藻优。倢伃固家学,左谢安能俦。
我才远不逮,古人良可求。勖哉闺门内,掩卷神与游。
【注释】:
- 忆昔侍笔砚:回忆过去侍奉父亲(班彪)在书桌旁。
- 群籍纷披搜:各种书籍杂乱无章地搜索阅读。
- 我母时禁止:我的母亲的阻止我阅读这些书籍。
- 夺书或父尤:我的父亲因此对我进行责骂。
- 曾闻大家不:曾经听闻过大家的故事,但并不认同。
- 表志迈迁史:表明志向,立志要像司马迁一样写历史著作,而不是像他那样只记录事物表面现象。
- 六宫席前拜:指汉武帝的六个皇后都向他行过礼拜。
- 融续门下收:继承父亲的门下,并得到他的指导。
- 子成荷母荫:儿子受到母亲的影响,得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 亦封关内侯:也被赐予关内侯的官职。
- 而我闻之喜:然而听到这些事情后却很高兴。
- 逸气同云遒:他的文辞气势如云般奔放。
- 迄今读其书:至今还在阅读他的书籍。
- 颜色惨以愀:脸色因悲伤而变得憔悴。
- 史必三长具:史书必须具备三个长处的记载。
- 宁独词藻优:不仅仅是文笔华丽。
- 倢伃固家学:班婕妤是古代有名的才女,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
- 左谢安能俦:与谢安相比,她更胜一筹。
- 勖哉闺门内:希望你们能在闺房之内努力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班彪《汉书》后的感怀之作。班彪,字叔皮,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首诗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班彪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书写的深刻思考。
首句“忆昔侍笔砚”回忆了过去在祖父书桌旁学习的情景,表现出对历史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第二句“群籍纷披搜”则描绘了当时翻阅大量书籍的情景,显示出对历史知识全面深入的探索。第三句“我母时禁止”,则反映出家庭中对于学习的反对或限制,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轻视文化教育的现象。第四句“夺书或父尤”进一步揭示了家族对学习的态度,父亲因此对我进行了严厉的责骂。第五句“曾闻大家不”则是对班彪的质疑,表达了对他所写史书内容的怀疑。第六句“表志迈迁史”则是对自己志向的描述,立志要像司马迁一样成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作家。
第七至第十句描述了自己如何在父亲的教诲下,继承家学,并在汉武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第十一句“六宫席前拜”描绘了汉武帝对他极高的评价和信任。第十二句“融续门下收”则表达了自己在父亲的门下得到了更多的教导和指导。第十三句“子成荷母荫”则说明了自己能够在母亲的影响下取得成功。第十四和第十五句“亦封关内侯”和“而我闻之喜”,表达了自己能够被封为关内侯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热情。
最后两句“逸气同云遒”和“勖哉闺门内,掩卷神与游”,表达了自己对班彪作品的高度评价和对学习的热情。通过对班彪作品的评价,表达了对班彪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书写的深深敬意。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应该在闺房之内刻苦学习,追求知识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