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
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
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

【注释】

折杨柳:折下柳枝,赠别。杨柳:柳树,多植于道路旁,故有送别之意。陌:田间小路。还与君同陌:去年折柳时,我们一同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意谓一起折柳、赠别)。关山千里隔:今年折柳时,你我相隔千里之遥,不能相见。

【译文】

去年折柳赠别你,我俩还在田间小道上同行。

今年又折柳相送,却只能隔着万水千山。

想你想得不见你,只能攀折柳枝长叹息。

远远传来玉笛声声,总是催人伤离役旅。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诗。诗中抒发了离别时的相思之情和对行役之人远行的关切。全诗情感深沉真挚,风格委婉沉郁。

首句“去年折杨柳”,诗人去年折柳时,两人还在田间小道上并肩而行。这两句是写去年的情景。从“还与”二字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很深。“去年”二字,不仅表明时间,更表明两人的关系。

第二句“今年折杨柳”,写今年的情况,突出了“隔”字。这句的意思是说,今年折柳时,自己与对方分别在万里之外,无法相见。这两句是写今年的情景。“去年”与“今年”,构成鲜明的对比。

“思君不可见”一句,是诗人因思念对方而无法相见的无奈心情。这句中的“不可见”三字,把“君”、“君”都否定掉,突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思君”二字,是全诗的枢纽。诗人以“思君”为感情线索,贯穿上下两联。

第三句“攀条长叹息”,写自己无法相见时的惆怅之情。这句中的“叹息”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失望。“攀条”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思念对方而又无法相见的痛苦。

第四句“遥遥玉笛吹”,写听到玉笛之声,更加想念对方的悲愁之情。这句中的“遥遥”二字,表现出了诗人听到玉笛之声后,越发觉得距离遥远、难以相见的痛苦。“玉笛吹”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痛苦。

最后一句“总是伤行役”,写听到玉笛之声后,越发觉得人生如寄、岁月如流的感慨。这句中的“行役”二字,既指旅途劳顿,也指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总是”二字,则把这种感慨推到了极致。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对方分别后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它以一剪柳枝为主线,贯穿了诗人与对方分别后的心理活动,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魅力。全诗虽无华丽辞藻,但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