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王气,把兴亡付与,云烟残笔。如此江山收眼底,不问剡藤宽窄。两姓乌衣,六朝龙种,霸业伤今昔。板桥流水,画图何限萧瑟。
堪叹历尽承平,桁开朱雀,又起黄巾贼。燕子桃花歌舞地,粉本谁添金碧。铜狄频迁,琼枝略尽,遗墨徒珍惜。飘零豪楮,劫灰留吊陈迹。
【注释】:
- 酹江月:一种饮酒作诗的曲调。
- 胡褐公:作者的朋友,字褐公。
- 金陵:今江苏南京。
- 粤贼:即元末红巾军起义。
- 王气:帝王的气象。
- 云烟残笔: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 堪叹:感叹。
- 历尽承平:经历了长期的安定和平。
- 桁开朱雀:指明朝灭亡后,南京城被清朝军队占领。
- 黄巾贼:即黄巾起义。
- 燕子桃花:指春天的景象,也暗指历史变迁。
- 粉本:古代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底稿。
- 铜狄频迁:形容战乱频繁,朝代更迭。
- 琼枝略尽:形容繁华景象消失殆尽。
- 飘零豪楮:形容战乱中人们的离散和悲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末红巾军起义后,看到金陵城的残破景象而写的。全诗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紧扣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以“黯然王气”起笔,表达了对历史的沧桑感。接着以“云烟残笔”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这一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金陵城的残破景象。“两姓乌衣,六朝龙种”,既是指金陵城的历史悠久和繁荣,也暗示了历史的无常和易逝。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则转向对现实社会的观察。“板桥流水,画图何限萧瑟”,通过描绘金陵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不安。这一部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堪叹历尽承平,桁开朱雀,又起黄巾贼。燕子桃花歌舞地,粉本谁添金碧。铜狄频迁,琼枝略尽,遗墨徒珍惜。”这一部分通过对历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也是一首抒情之作,既有历史的记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