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曾传善说《诗》,少年落拓不求知。
拂衣刺史心何壮,暂馆中郎遇亦奇。
已死尚烦方士觅,在生难免里人嗤。
鸢肩火色原无憾,似此遭逢更有谁。

马仆射周

好学曾传善讲《诗》,少年落拓不求知。

拂衣刺史心何壮,暂馆中郎遇亦奇。

已死尚烦方士觅,在生难免里人嗤。

鸢肩火色原无憾,似此遭逢更有谁。

注释:

  1. 马仆射周:指唐朝名将马燧(suì),字宾王,唐朝朔方道节度使,因功拜检校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卫大将军等职,封汾阳郡王。
  2. 善说《诗》:擅长讲《诗经》的讲解。
  3. 少年落拓不求知:年轻时没有显赫的家世或者地位,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形容年少时没有背景或成就。
  4. 拂衣刺史心何壮:拂去官服表示辞官归隐,表明他志向远大,有高洁之志。
  5. 暂馆中郎遇亦奇:在任期间被贬为中郎,但这是暂时的安排,也是一种奇遇。
  6. 已死尚烦方士觅:虽然我已经去世,但是仍然有人寻找我的灵魂。
  7. 在生难免里人嗤:活在世上,难免会遭受人们的嘲笑和批评。
  8. 鸢肩火色原无憾:我的天资和才华都是上天赋予的,即使遭遇挫折也没有遗憾。
  9. 似此遭逢更有谁:像这样的遭遇和缘分,恐怕没有人能够理解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马燧的评价和赞美。诗人首先称赞马燧的学术造诣,认为他的《诗经》讲授技艺高超;接着描绘了马燧年轻时的处境,他没有显赫的背景,因此没有被世人所知晓;然后描述了他在任职期间的经历,他被降职为中郎,但这是一种临时性的安排,也是一段奇遇;之后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态度,尽管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仍然被人们所怀念;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在世时受到的嘲讽,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天资是上天赋予的,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有遗憾。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