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仙廊下看横尸,玄武门前复辟时。
太尉不闻原二吕,五王何故恕三思。
竹槎缚去情尤惨,葛汁盛来命已危。
若使当年从季昶,椎床宁悔见机迟。
五王桓彦范、敬晖、崔元炜、张柬之、袁恕己,在集仙廊下观看横尸。玄武门前又进行复辟的仪式。太尉(武三思)不听说原二吕(指唐中宗李显和皇后韦氏)原谅了三思(武三思),五王为什么还要宽恕三思。
竹筏绑上后心情尤其惨,用葛汁装来命已危。如果当年听从季昶的建议,就不会悔恨见到机会晚。
集仙廊下看横尸,玄武门前复辟时。
太尉不闻原二吕,五王何故恕三思。
竹槎缚去情尤惨,葛汁盛来命已危。
若使当年从季昶,椎床宁悔见机迟。
五王桓彦范、敬晖、崔元炜、张柬之、袁恕己,在集仙廊下观看横尸。玄武门前又进行复辟的仪式。太尉(武三思)不听说原二吕(指唐中宗李显和皇后韦氏)原谅了三思(武三思),五王为什么还要宽恕三思。
竹筏绑上后心情尤其惨,用葛汁装来命已危。如果当年听从季昶的建议,就不会悔恨见到机会晚。
```plain 湘浦轻帆转,衡山九面开。 春风送君去,南望一徘徊。 香草年年发,幽篁处处栽。 不知千载后,骚客几人来。 注释: - 湘浦:指湖南的湘水边。 - 轻帆:指小船上的帆布轻轻摇晃的样子。 - 衡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是著名的五岳之一。 - 九面开:形容衡山有九座山峰并列展开。 - 春风:温暖的春日和风。 - 君:对别人的尊称。 - 徘徊: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 香草:指香草植物
诗句原文: 客路逢初度,家山怆梦思。 风尘催我老,门户仗君持。 深柳堂前树,双雏膝下儿。 还应念行役,归去那能期。 注释解析: - 客路逢初度:「客路」指旅途中的道路。「初度」指的是年满十六岁的成人礼,此处表达的是主人公在异乡度过自己的成年礼。 - 家山怆梦思:「家山」指故乡的山,这里可能是指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怆梦思"表达了主人公对家的记忆与思念。 - 风尘催我老
诗句释义 - 秋老乡心切:秋天的夜晚,故乡在心中显得格外思念。 - 更深客梦回:夜深了,客人的梦境被打断,回到了现实。 - 忽闻飞雁过:突然听到远处有飞雁经过。 - 知自故山来:知道这些飞雁是从自己家乡的山上飞来的。 - 今夜宿何处?:今夜该在哪里过夜呢? - 远天鸣正哀:远方的天空中传来了悲鸣声。 - 江湖多弋者:江湖上有很多捕鱼的人。 - 欲下且徘徊:想要下去但又犹豫不决。 译文
送李舒园之清泉县令二首 其一 夙有江湖思,知为澹宕人。今从山水窟,一见宰官身。 夫子斯能信,兹邦俗尚醇。政余还抱膝,吟遍楚天春。 【注释】: ①夙(sù):早、早先。 ②澹宕:淡泊不羁,洒脱自然。 ③兹:这。 ④“政余”句:政事之余,我仍然习惯抱着膝盖而坐。 【赏析】: 这首诗作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时诗人在南京。诗前小序曰:“友人李舒园,以廉直自许,欲得一郡,遂出都门。余与子由别于金陵
【注释】 潭西:潭水以西,此处指济南。研虑二首:即《赠潭西寺僧研虑》。 历下:济南的别称。 精舍:寺院。 高轩:高大的车子。古时官吏出行有车乘,高轩是尊贵之词。 愧我:自谦之词。 知师:知道研虑和尚。 清话:深夜长谈。 不偶:不相合。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酬赠诗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即通过酬赠诗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此诗即是如此。 开头两句,诗人写自己的遭遇与心情。自己出身寒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赠潭西寺僧研虑二首其一》逐句释义”“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句大意及重要信息点,最后结合重点句子理解诗意。“昔慕潭西寺,今逢潭上僧”意思是:我过去曾仰慕潭边寺院,如今却有幸遇到潭边的和尚。“有缘疑旧识,不俗即良朋”意思是:既然有缘分(指有因缘),就应当像老朋友一样相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诗文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同时,也要多读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量,积累一些诗词常识。答题时,首先要求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仙人”“青莲花”“金枝翠叶”等是关键字,要理解其意思。 【答案】 译文: 仙人手中拿着一朵青色莲花,金枝翠叶交加相衬。忽然间把它扔在地上,顷刻之间幻化成山的分叉
【注释】: 黔娄:春秋末楚国人,贫而不贪,死后妻子卖柴为生。 长铗:战国楚人,剑客。 【译文】: 自己做穷人的妻子,饥寒交迫已二十年了。 功名像蕉叶一样被鹿吃光,岁月像箭一样飞逝。 依靠乞讨度日(长铗),回家时家中只有薄田。 穷途末路我无悔,只希望累你用金钱卜算前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贫困中所作,抒发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首句“自作黔娄妇,饥寒二十年”,说自己做了穷人的妻子
【注释】 扰扰:形容喧闹。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岂丈夫:岂能是大丈夫?指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 平生:一生。 敝帚:破扫帚。比喻自己。 长镵(chán):长柄的斧头,这里指耕具。 阮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嗜酒任诞,放达不羁。 怜:同情。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的高尚情操和人生态度。全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时俗的鄙夷和对阮籍的同情。
题法时帆祭酒式善移竹图二首 其一注释:我是石田的老居士,我的画笔天下无双。我曾经喜欢过西涯的老人,为他挥动着画笔来画出移竹图。现在你寻访旧迹,你的逸兴依然不减当年,你画的竹子千竿玉立,风流倜傥,与当年的我不相上下。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赞美另一位画家的佳作。“老居士”指的是石田老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以擅画墨竹著名,有“墨竹大师”之誉。“画笔世间无”是说石田老人的画笔天下无双,无人能及
狄梁公(名仁杰) 白云亲近的家乡,远望着依依不舍。海曲明珠,世间少有。 妖梦独占双陆谶,孤忠潜挟五龙飞。 上方宠锡裁金字,制狱奇冤付楮衣。 闻道宁州诸父老,几人碑下泪齐挥。 注释: 白云亲舍望依依,海曲明珠世所稀。 白云亲舍,指代自己的家。望依依,形容自己对家的思念之情。海曲明珠,指的是自己如明珠般珍贵,但世间却难得一见。世所稀,表示自己如同明珠般珍贵,但世间却难得一见。 妖梦独占双陆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褚河南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松柏凌寒挺劲姿:松树和柏树在严寒中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2. 清风大节有谁知:高尚的品德和节操,很少有人知道。 3. 艳妻一自煽方处:指那些表面风光的妻子,背后却是煽动他人的地方。 4. 此獠何难扑杀之:这些人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很容易就能被抓住。 5. 致笏直须还陛下:向皇帝进献朝笏的时候,应该直接归还给皇上
马仆射周 好学曾传善讲《诗》,少年落拓不求知。 拂衣刺史心何壮,暂馆中郎遇亦奇。 已死尚烦方士觅,在生难免里人嗤。 鸢肩火色原无憾,似此遭逢更有谁。 注释: 1. 马仆射周:指唐朝名将马燧(suì),字宾王,唐朝朔方道节度使,因功拜检校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卫大将军等职,封汾阳郡王。 2. 善说《诗》:擅长讲《诗经》的讲解。 3. 少年落拓不求知:年轻时没有显赫的家世或者地位
张易之和张昌宗是唐代著名的男宠,他们以美艳的外貌和出众的音乐才华受到武则天的宠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 诗句一:傅粉施朱笑二张,难兄难弟并称郎。 翻译:张氏兄弟因经常涂抹粉末、涂抹胭脂而显得格外美丽,因此被称为“二张”,在宫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与皇帝形影不离。 - 诗句二:定知姿貌过怀义,何惜头衔署辟阳。 翻译:他们不仅容貌出众,还精通音律,擅长歌舞,深受皇帝的喜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文贞璟的诗,表达了他的清正廉洁和坚定立场。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 "中朝第一语非谀,清节棱棱古丈夫。" - "中朝":指的是朝廷或中央政府。 - "第一":表示最高或最佳。 - "语非谀":言辞不是奉承或阿谀。 - "清节":清廉正直的品格。 - "棱棱"(棱棱)形容人刚直有骨气。 - "古丈夫":比喻像古代的豪杰之士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依次作答。 本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