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縻架上莺声细。也道春光丽。轻寒轻暖养花天。早有牡丹几种、色鲜妍。
晴丝抱逗残红片。兜住垂杨线。游人半为踏青归。恐怕妒花风雨、两相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即可。本题中,“荼縻架上莺声细”一句,是写春景,莺儿在荼縻架头啼叫,春光明媚;“也道春光丽”句是说人们赞叹春天的美景。下两句写花。“轻寒轻暖养花天”是说春风拂面时,使人感到舒适惬意。“早有牡丹几种、色鲜妍”写的是牡丹,说明牡丹花开了。最后三句是写游人踏青的情景。“游人半为踏青归”写的是游人欣赏牡丹后返回,“恐怕妒花风雨两相催”写的是担心牡丹被风吹雨打,因此游人急于回家。

参考译文:

荼縻树上的鸟儿叫声很细小。我也说春天景色美好。春天温暖的气息轻轻吹拂着花儿开放的天,早就有几种颜色鲜艳的牡丹开放了。

晴天里,丝丝缕缕的柳丝把凋落的花瓣缠绕住,仿佛要逗引它们不要飘落。游人们大半是因为观赏牡丹而踏青回来,怕的是这美丽的花儿被风雨摧残。

【答案】

译文:

荼縻树上的鸟儿叫声很细小。我也说春天景色美好。春天温暖的气息轻轻吹拂着花儿开放的天,早就有几种颜色鲜艳

的牡丹开放了。

晴天里,丝丝缕缕的柳丝把凋落的花瓣缠绕住,仿佛要逗引它们不要飘落。游人们大半是因为观赏牡丹而踏青回来

,怕的是这美丽的花儿被风雨摧残。

赏析:

《虞美人·春晴》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春景。起首二句写莺声细,春光丽,点明节候。“轻寒轻暖养花天”,以拟人笔法描绘出天气忽冷忽暖的特点,写出了春日里大自然的变化莫测。第三句写牡丹花开,突出春天的特色,牡丹花素有国色天香之誉,故此处特指牡丹,意指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最后两句写游人踏青情景。“游人半为踏青归”,写出了游人的愉悦之情;“恐花被风雨”、“两相催”,写出了作者对于牡丹被风雨摧折的担忧之情。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