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险益门镇,出险鸡头关。
几日褒斜中,鬓毛亦已斑。
复此万仞梯,抑接苍浪天。
天风吹行人,嗟予视听艰。
彳亍不敢行,欲度心悬悬。
自非壮士怀,能不凋朱颜。

【注释】

鸡头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北。

益门镇:关名,位于秦岭北坡,是进入长安的险要关口。

几日褒斜中:指从长安到褒城(今陕西褒城)的一段路程。褒城在今陕西褒县,为西汉初年开凿的褒斜道的终点,也是通往蜀地的重要通道。

苍浪天:青蓝色的天。

天风:形容山高谷深,气势磅礴的大风。

彳亍不敢行:行走时心有畏惧,不敢迈步。

朱颜:红润的脸色。

【赏析】

诗作通过描写作者在旅途中的见闻感受,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雄浑,富有诗意与哲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诗。

首联“入险益门镇,出险鸡头关”二句,写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关隘,终于可以稍感慰藉了。

颔联“几日褒斜中,鬓毛亦已斑”两句,写诗人在褒斜道上行走数日,鬓角已经斑白。这一联用典,意在说明诗人此行路途艰险,时间之久。

颈联“复此万仞梯,抑接苍浪天”二句,写诗人攀登着万丈悬崖绝壁之上的栈道,俯瞰着苍茫的大江。这一联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栈道之陡、地势之险、视野之广、气势之壮。

尾联“天风吹行人,嗟予视听艰”二句,写诗人行进在高山峻岭之中,耳听风雨声声,眼观茫茫云海,深感视觉听觉之困难。

“彳亍不敢行,欲度心悬悬”二句,写诗人内心十分不安,担心不能成功。诗人以“行者”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心怀壮志,但行动却畏缩不前,心中充满疑虑和不安。

“自非壮士怀,能不凋朱颜”二句,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认为只有那些英勇豪迈的壮士才能经受得起这样的磨炼,而自己之所以面容憔悴,正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所致。

这首诗以纪行的方式展现了一位游子在险峻山峰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体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