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宝树生海底,光射洪涛千丈水。
铁网高张护亚枝,搜罗作贡天家里。
即今人海亦茫茫,降才原不间殊方。
还从有司上大吏,取士有制周且详。
国家由来重科目,拔置石渠与天禄。
豫章翻风异凡才,自有工师识大木。
此日诸生文阵开,万骑腾骧骋逸才。
敢道知马如伯乐,神骏自古超驽骀。
珊瑚宝树生海底,光射洪涛千丈水。
铁网高张护亚枝,搜罗作贡天家里。
即今人海亦茫茫,降才原不间殊方。
还从有司上大吏,取士有制周且详。
国家由来重科目,拔置石渠与天禄。
豫章翻风异凡才,自有工师识大木。
此日诸生文阵开,万骑腾骧骋逸才。
敢道知马如伯乐,神骏自古超驽骀。
注释:
- 珊瑚:指珊瑚树。
- 宝树:比喻学子。
- 海底:比喻书院。
- 光射:光芒照射。
- 洪涛:巨大的浪涛。
- 亚枝:次等的枝叶。
- 即今:现在。
- 降才:降生的人才。
- 殊方:不同的地方。
- 有司:主管官员。
- 石渠:汉代的官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
- 天禄:天子的禄位。也泛指官位或功名。
- 豫章:指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辞赋作家蔡邕(字伯喈)。蔡邕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著有《琴操》、《汉史》等著作。他因遭董卓之乱,流落北方,晚年隐居于洛阳城东北的蔡琰墓旁,时称“蔡邕翻风”。
- 大木:大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考场应试图,表达了自己对科举考试的看法和态度。全诗通过描写考生们紧张而激烈的应试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竞争氛围和人才选拔制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