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寒蛩伴苦吟,梧桐院落夜沉沉。
他乡风景秋仍好,旧国沧桑感倍深。
遁迹不更梅福姓,哀时久抱杜陵心。
孤灯如豆泪如雨,满地月明何处砧。

秋夜感怀二首

第一首

四壁寒蛩伴苦吟,梧桐院落夜沉沉。
他乡风景秋仍好,旧国沧桑感倍深。
遁迹不更梅福姓,哀时久抱杜陵心。
孤灯如豆泪如雨,满地月明何处砧。

第二首

秋风萧瑟满庭芳,夜沉如墨静无光。
天涯客梦难再寻,故国山河已苍茫。
忧国忧民情更切,悲秋悲世意难忘。
孤灯一盏泪满纸,月明星稀思渺长。

注释:

1. 四壁寒蛩伴苦吟:四周冰冷的墙壁上,蟋蟀的鸣叫伴随着作者的苦苦吟咏。
2. 梧桐院落夜沉沉:在梧桐树覆盖的院子里,夜晚显得格外深沉和寂静。
3. 他乡风景秋仍好:尽管身处他乡,但秋天的风景依旧美丽,让人感到欣慰。
4. 旧国沧桑感倍深:对于故乡的变迁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伤感。
5. 遁迹不更梅福姓:选择隐退不再参与世事。
6. 哀时久抱杜陵心:长时间怀抱着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7. 孤灯如豆泪如雨:孤独的灯光微弱如豆,泪水像雨点一样落下。
8. 满地月明何处砧:地上月光明亮照耀,却不知何处传来了捣砧的声音,象征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担忧。诗中通过对比“他乡风景秋仍好”与“旧国沧桑感倍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遁迹不更梅福姓”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及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