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故乡秋,西风破茅屋。蓬蒿满阶除,凄怆墄下竹。
存亡已相半,去者无竿牍。楼头狐昼鸣,墙外鬼夜哭。
有园成瓦砾,松声犹谡谡。断木栖野鹤,残荷伴孤鹜。
掩卷泣蓼莪,回首悲风木。架上藏父书,手泽不能读,日夜事桑麻,莨莠胜佳谷。
凉风已届候,草木皆肃肃。为曰检衣裳,御寒无旨蓄。
小时固庸庸,长大复碌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滕王阁序》中的一部分,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四字的短句。下面是诗句的翻译以及对应的注释:

  1. 惆怅故乡秋,西风破茅屋。蓬蒿满阶除,凄怆墄下竹。
  • “惆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西风破茅屋”形容秋风凛冽,吹破了简陋的茅屋,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 “蓬蒿满阶除”意味着庭院中的台阶被野草覆盖,增添了一份荒凉之感;
  • “凄怆墄下竹”则描绘了竹子在秋风中摇曳,发出凄惨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
  1. 存亡已相半,去者无竿牍。楼头狐昼鸣,墙外鬼夜哭。
  • “存亡已相半”指的是生与死的比例,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 “去者无竿牍”意味着离去的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纪念品;
  • “楼头狐昼鸣,墙外鬼夜哭”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楼头的狐狸在白天鸣叫,墙外的鬼魂在夜晚哭泣,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
  1. 有园成瓦砾,松声犹谡谡。断木栖野鹤,残荷伴孤鹜。
  • “有园成瓦砾”意味着曾经美丽的园林现在已经变成了瓦砾堆积之地;
  • “松声犹谡谡”形容了树木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给人以宁静之感;
  • “断木栖野鹤”,野鹤栖息在被砍伐的树木上,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
  • “残荷伴孤鹜”则是描绘了荷花残败的景象,以及孤零零的野鸭陪伴着它,展现了一种衰败的美。
  1. 掩卷泣蓼莪,回首悲风木。架上藏父书,手泽不能读,日夜事桑麻,莨莠胜佳谷。
  • “掩卷泣蓼莪”意味着合上书本时不禁泪流满面,回忆起家乡的美好时光;
  • “回首悲风木”表达了作者回想起逝去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悲伤;
  • “架上藏父书”指的是家中书架上的父辈遗物,象征着家族的记忆和传统;
  • “手泽不能读”则意味着无法阅读这些书籍,因为它们已经被岁月磨灭了光泽,无法辨认其中的内容;
  • “日夜事桑麻,莨莠胜佳谷”描述了作者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情景,虽然努力耕作,但收成却不如预期的好,甚至不及野草。
  1. 凉风已届候,草木皆肃肃。为曰检衣裳,御寒无旨蓄。
  • “凉风已届候”意味着凉爽的风已经带来了冬天的气息;
  • “草木皆肃肃”描绘了冬天草木凋零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 “为曰检衣裳”指的是准备冬日的衣服,以备不时之需;
  • “御寒无旨蓄”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御寒,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1. 小时固庸庸,长大复碌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