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
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
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
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注】
腊八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叙州:今四川省宜宾市,古时属益州。
澹不收:风掠晴云,天高气爽。澹,淡泊。
扁舟:狭长小船。
帖山楼殿平如画:贴在山上的楼、殿像画一样平展。帖山,指贴在山上的楼阁。
插水林峦碎欲流:插在江中的山峰,就像被打碎的石头一样散落在水中,好像要流出。
爆竹声繁逢腊日:爆竹声此起彼落,迎接腊祭之日。
荔枝香冷过戎州:荔枝花飘散的香气,冷凉了越过戎州。
船窗自击泥头酒:坐在船窗前自己敲击泥制的酒壶饮酒。泥头酒,以糯米粉为原料制成的米酒。
味谏轩:有“味道”劝谏之意的楼阁名。
南为少留:在这里稍作停留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过腊日时的所见所感的诗作。全诗以景抒情,写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首句“风掠晴云澹不收”,写出了腊八日那天晴空万里,没有云彩,只有轻风掠过晴朗的天空,天空更显得高远明净。次句“夕阳吹影上扁舟”,则描绘出太阳西下,余辉斜射在扁舟上的景象,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澹不收”和“吹影”两个动词,将自然景物表现得更为生动传神,使人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清朗明净、宁静致远的境界。
第三两句“帖山楼殿平如画”,“帖山”,指的是贴在山边的建筑物。“平如画”,形容它们建筑得非常精致,就像是一幅幅精致的画卷。这两句通过描绘贴山楼殿的建筑特色,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在船上所见到的各种自然美景。首先是“插水林峦碎欲流”,这里的“插水”是指水流冲击到山上,形成了一道道瀑布;“林峦”则是指那些参差不齐的山峰。这句诗用“碎欲流”来形容这些景色的动态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活力四溢的感觉。接着是“爆竹声繁逢腊日”,这里提到了爆竹声声,象征着节日气氛的来临。最后是“荔枝香冷过戎州”,这句诗通过荔枝花香的冷清,反衬出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最后两句“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则是诗人对这首诗的总结。他坐在船窗前,自己敲击泥制的酒壶,品味着美味的泥头酒,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时光。同时,他也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希望在这短暂的停留中,能够有所收获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过腊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好的时代背景之中。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