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山好画图,一江金翠影模糊。
层峰细碎通乌撒,古塔高寒表庆符。
蛮女踏歌愁欲绝,巴船维缆暮相呼。
题诗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贾胡。

【注释】

碧水丹山:即“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一江金翠:指长江,因河水中夹杂着金沙和翡翠般绿的沙洲而得名。

层峰细碎通乌撒:乌撒即今贵州遵义。层峰,即山峰;细碎,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参差不齐。

古塔高寒:指的是赤城山上的报恩寺塔,又名慈光寺塔,为赤城十二景之一,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高六十丈,七层八角,砖砌结构。

蛮女踏歌愁欲绝:指当地彝族女子在节日歌舞时的心情。

巴船维缆暮相呼:指当地的船只在傍晚时分停泊在岸边等待客人上船。

题诗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贾胡:指诗人自比天涯游子,不留恋此地而继续远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叙州(今宜宾)时写的。叙州在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长江与赤水河交汇处,有“蜀南屏翰”之称。作者在叙州停留期间,游览了名胜,留下了这首诗。全诗四联。第一联写叙州的景色,第二联写叙州的风俗民情,第三联写夜幕降临时的江边景色,第四联抒发自己对宦游生涯的感慨。

首句“好画图”,总揽了全篇,点明所要描绘的画面是美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次句“金翠影模糊”,则进一步写景。这里的金翠,指江中的金沙和翡翠色的水沙。由于金沙和水沙的颜色不同,所以江中的景色也显得朦胧不清。这一联写景,既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又写出了江面的宽阔。第三联描写的是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层峰细碎通乌撒”一句,把乌撤山的层峰写得如烟如雾,细碎地连成一片,给人以无限遐想。“古塔高寒表庆符”一句,写乌撤山上的报恩寺塔,虽高耸入云,但更显出其孤寂、凄凉。

尾联“题诗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贾胡”两句,以议论起兴,抒发了自己对宦游生涯的感慨。“题诗”句化用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意,说自己作诗题咏,本无什么得失,却反被后人笑话自己像贾岛那样拘泥。“何必”两句,则直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宦游生涯的看法。他认为,宦游生涯固然辛苦艰难,但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名利所累,就不必像贾岛那样一味拘泥于形式,而应该随遇而安、乐在其中。

这首诗是作者在叙州(今宜宾)时写的。叙州在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长江与赤水河交汇处,有“蜀南屏翰”之称。作者在叙州停留期间,游览了名胜,留下了这首诗。全诗四联。第一联写叙州的景色,第二联写叙州的风俗民情,第三联写夜幕降临时的江边景色,第四联抒发自己对宦游生涯的感慨。

首句“好画图”,总揽了全篇,点明所要描绘的画面是美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次句“金翠影模糊”,则进一步写景。这里的金翠,指江中的金沙和翡翠色的水沙。由于金沙和水沙的颜色不同,所以江中的景色也显得朦胧不清。这一联写景,既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又写出了江面的宽阔。第三联描写的是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层峰细碎通乌撒”,把乌撤山的层峰写得如烟如雾,细碎地连成一片,给人以无限遐想。“古塔高寒表庆符”一句,写乌撤山上的报恩寺塔,虽高耸入云,但更显出其孤寂、凄凉。

尾联“题诗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贾胡”两句,以议论起兴,抒发了自己对宦游生涯的感慨。“题诗”句化用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意,说自己作诗题咏,本无什么得失,却反被后人笑话自己像贾岛那样拘泥。“何必”两句,则直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宦游生涯的看法。他认为,宦游生涯固然辛苦艰难,但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名利所累,就不必像贾岛那样一味拘泥于形式,而应该随遇而安、乐在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