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如毛久未平,栈云来往一身轻。
干戈草草催离别,婚宦劳劳累死生。
有用年华拌弃掷,无聊家计费经营。
关山销尽轮蹄铁,猛虎磨牙看此行。
【注释】
戊午: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公元七五五年。栈云:指旅途的艰辛。干戈:武器,借指战事。婚宦:婚姻和官职。劳生:劳累,辛苦。有用年华:指年轻有为的好时光。无聊家计:指家中琐事。关山销尽:指经过万里关山。轮蹄铁:指车轮下的蹄铁,代指路途遥远。猛虎磨牙:比喻此行充满危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出使吐蕃途经宝鸡县时题写在墙上的。全诗八句四联,第一联写久战未胜,第二联写征战之劳,第三联写人生苦短,第四联写归途遥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群盗如毛久未平”,起笔点明边事未息,群盗猖獗。“群盗如毛”形容盗贼众多,难以根除。“久未平”则说明这些盗贼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颔联上句“栈云来往一身轻”,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感受。栈云即山路,来往奔波于山间,虽然身体疲惫,但心中却感到轻松自在。下句“一路风尘”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
颈联“干戈草草催离别”与“婚宦劳劳累死生”相对应。这里指的是诗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得不奔赴战场,参加战斗。而在战争中,又因为战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诗人只能在战争中不断奔波,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尾联“有用年华拌弃掷,无聊家计费经营”。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的光阴都被浪费掉了,而家里的事情却需要自己来承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家庭责任和社会压力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个人情感体验。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和对战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