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休问办装钱,短堠长亭望悄然。
磷火飞残新战垒,枯髅吹断旧人烟。
此中托命惟奔马,何处招魂不杜鹃。
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

轻装休问办装钱,短堠长亭望悄然。

磷火飞残新战垒,枯髅吹断旧人烟。

此中托命惟奔马,何处招魂不杜鹃。

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

注释:

  • 戊午: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
  • 二月九日:具体日期不明,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时间点所写。
  • 栈:古代驿站的房屋,供行人休息。
  • 宝鸡县: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
  • 题壁:在墙壁上书写诗句。
  • 磷火:磷火是自然界的一种光,这里指战场上的烽火。
  • 新战垒:新的战场遗迹。
  • 枯髅:指死者的骷髅,这里比喻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
  • 奔马:迅速奔跑的马,这里比喻希望和生机。
  • 杜鹃:一种鸟类,常被用来象征哀思和悲鸣。
  • 大帅:这里指地方官员或军事长官。
  • 连兵:指军队联合作战。
  • 甘:情愿,愿意。
  • 生灵涂炭:形容百姓遭受极大的苦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戊午年(公历五月)二月初九日离开驿站后,在宝鸡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个墙壁上所作的诗。诗中的“轻装”和“短堠长亭”暗示了作者出行时的轻松心情以及对远方的期盼。然而,当作者看到战场上的景象时,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磷火飞残新战垒”,这里的“磷火”指的是战场上的火光,而“飞残”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毁灭。新战垒意味着刚刚经历过战斗的地方,给人一种荒凉和悲伤的感觉。

“枯髅吹断旧人烟”,这里以枯髅比喻死去的人们,而“吹断旧人烟”则表达了这些死去的人对于曾经的繁华和生活的回忆已经消失殆尽。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破坏。

接下来的两句“此中托命惟奔马,何处招魂不杜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希望的思考。他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只有快速奔跑的马可以寄托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而杜鹃鸟则成为了人们呼唤和思念亲人的象征。

最后两句“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作者指出,地方官员(大帅)宁愿让盗贼为害,也不愿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他们。这种态度不仅导致了人民的苦难,而且延续了三年。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场的荒凉景象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哀悼。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