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人满欲烹珠,曾问今年米价无。
饷道几难通剑阁,商船新已断夔巫。
蝉连粮运舟车险,错杂民风士马粗。
犹幸未摇根本地,尚留严武在成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宝鸡县的题壁之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释义:
三川人满欲烹珠,曾问今年米价无。
注释:”三川”指的是四川的三个地区,如剑阁、夔州和巫山。”人满”表示当地的居民数量庞大,他们准备将粮食煮成珍珠般的美食。”米价无”暗示着当地粮食充足,无需高价购买。饷道几难通剑阁,商船新已断夔巫。
注释:”饷道”指的是运输军粮的道路。”剑阁”与”夔巫”是指古代蜀地的几个重要关口,这里用来比喻交通困难。”商船新已断”意味着商船因为某些原因已经无法通行。蝉连粮运舟车险,错杂民风士马粗。
注释:”蝉连”意味着粮食运输持续不断地进行,如同蝉鸣一般连绵不断。”粮运舟车险”可能是指船只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危险或困难。”错杂民风士马粗”描述了当地人民风俗习惯和军队装备的粗糙。犹幸未摇根本地,尚留严武在成都。
注释:”根本地”指的是国家的基础或者核心地区。”严武”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将领,曾任成都尹(成都太守)。这里的”尚留严武在成都”可能是指尽管形势严峻,但依然有像严武这样的将领在成都镇守。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战乱频发,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诗中通过描绘三川地区的居民准备将粮食煮成珍珠,以及粮道受阻、船只危险和民风、军装粗陋等景象,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庆幸自己还留在了成都,因为有像严武这样忠诚的将领在镇守。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