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无苻拔混麒麟,大酒肥羊误保身。
攘劫翻夸裨将勇,需求谁谅悬官贫。
贼能退舍尊廉吏,令敢枭渠起义民。
只为英雄惜成败,论兵安肯恕庸人。
【诗句释义】: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住宿在宝鸡县,题写于墙壁之上。
断然没有苻拔混麒麟,大酒肥羊误保身。
攘劫却夸副将勇,需求谁谅解悬官贫。
贼人能退舍尊廉吏,命令敢斩杀起义民众。
只为英雄惜成败,论兵安肯恕庸人。
【译文】:
在戊午年二月的第九天,我从栈道出来,在宝鸡县住宿并在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我断然没有像苻拔一样妄图用麒麟来混淆视听;饮酒吃肉,放纵自己,这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已。
攘劫之时却夸耀自己的勇猛,但是谁又能了解我的贫困?
盗贼如果能够放弃对高官的争夺,尊重廉明的官员,那么命令谁敢斩杀那些起义的民众?
我只为英雄惋惜他们的成败,对于论战之人,又怎能宽恕他们平庸无能?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戊午年二月九日从栈道出来之后,在宝鸡县住宿并题写于墙壁之上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当时混乱局势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人首先通过“断无”两字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即决不会有像苻拔那样妄图用麒麟来混淆视听的人。他以饮酒吃肉、放纵自己的行为来讽刺那些只顾自身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人。这种批判态度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诗人转向对其他人物的评价。他赞扬那些攘劫之时却夸耀自己的勇猛的人,认为他们勇敢无畏,但同时却忽视了自己的贫困。这种评价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诗人转向对盗贼的态度。他指出,如果盗贼能够放弃对高官的争夺,尊重廉明的官员,那么命令谁敢斩杀那些起义的民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人民的支持。他认为只有正义才能战胜邪恶,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推动国家的前进。
整首诗贯穿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