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闭后万山荒,忍弃郊原作战场。
贼有先声如唳鹤,官无奇策任亡羊。
飘摇鸿雁飞难缓,潦草弓旌气不扬。
犹胜骄淫诸将吏,移营终岁避锋铓。
【注释】
- 戊午: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宝鸡县:今陕西宝鸡。2. 连城:关中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称。3. 郊原:泛指边远之地。4. 唳鹤:鹤叫,古人常以鹤喻高士,因鹤叫声凄厉似军号,故称“唳鹤”。5. 亡羊:比喻失败或损失。6. 飘摇:形容处境不稳定。7. 潦草:粗率、不精练的样子。8. 锋铓:锋利的刀刃。9. 骄淫:骄傲自大。10. 将吏:将领。11. 移营:转移营地。
白话译文:
连城关后万山荒凉,忍心抛弃郊原当作战场。
贼寇先机声如鹤唳,官军无计任其逃亡。
飘摇的鸿雁飞得难缓,潦草的弓旌气色不扬。
比起骄淫的诸将吏,转移营地终岁避锋芒。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二月九日,当时诗人正在长安,而唐朝正面临安史之乱。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境遇的深切忧虑。
首联:“连城闭后万山荒,忍弃郊原当作战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局势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自己被迫离开家乡、投身战场的悲愤心情。在唐代,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被视为国防重地,因此被称为“连城”。然而,当战乱发生后,这里却变成了战场,一片荒凉的景象。诗人不忍心放弃这片美丽的土地,但又不得不将其当作战场来使用,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颔联:“贼有先声如唳鹤,官无奇策任亡羊。”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贼寇利用自己的优势,先发制人,发动了叛乱。他们如同鹤鸣般的声音,让敌人闻风丧胆。而官府方面则缺乏有效的策略,任由敌军猖狂肆虐。诗人用“亡羊”这个典故来形容自己的无力和无奈,既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
颈联:“飘摇鸿雁飞难缓,潦草弓旌气不扬。”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混乱景象。鸿雁在风雨中艰难地飞翔,弓上的箭矢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战场上的士兵们士气低落,无法发挥应有的战斗力。诗人用“飘摇”、“潦草”等词语来形容这些景象,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犹胜骄淫诸将吏,移营终岁避锋铓。”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虽然面对强敌,但诗人认为比起那些骄横跋扈的将领们,他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他可以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再起。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喘息机会,并不能真正改变战争的结果。诗人用“犹胜”一词来强调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