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听海客说瀛洲,今日抽帆下渎流。
浊水一湾村市冷,神鸦千点庙门秋。
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
此去蓬山应不远,只愁风力引飞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读沧海》。全诗如下:

渎流
卧听海客说瀛洲,今日抽帆下渎流。
浊水一湾村市冷,神鸦千点庙门秋。
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
此去蓬山应不远,只愁风力引飞舟。

注释:
渎流:指黄河。渎,通“渡”,指渡过黄河。
海客:指海上的游客。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
支离:形容身体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
清风:这里指风。

译文:
我躺在床上聆听海边游客谈论瀛洲,今天我要乘坐船渡过黄河。
浑浊的水面上只有一弯弯曲曲的小河,村庄和城市的景色都显得冷清,庙门前的一群乌鸦在秋天的时候成群结队地飞翔。
我的身体残破不堪,想要积蓄一年的时间来恢复健康,但我的身体太虚弱了,无法驾驭万里之遥的大海中的大白鸥。
从这里出发,应该很快就会到达蓬莱仙境,只担心一阵大风会把我们吹走。
赏析:
这首诗是陈棣的代表作之一。他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抱负。
诗人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他躺在床上,听着海浪的声音,想象着大海的广阔无垠。然后,他想象着自己坐在船上,穿过河流,看到沿途的美景。这里的“渎”就是黄河的意思,而“下渎流”则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写道:“卧听海客说瀛洲,今日抽帆下渎流。”这句话中的“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而“抽帆下渎流”则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黄河的场景。这里的“卧听”和“抽帆”都是描述诗人的动作,而“说瀛洲”、“下渎流”则是描述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抱负。他写道:“支离欲蓄三年艾,浩荡谁驯万里鸥。”这句话中的“支离”是指身体残缺不全的人,而“艾”是一种中草药,用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这里的“欲蓄三年艾”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要恢复健康的渴望。而“浩荡谁驯万里鸥”则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大白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这首诗以一句结尾:“此去蓬山应不远,只愁风力引飞舟。”这句话中的“蓬山”是传说中的蓬莱三岛之一,而“飞舟”则指的是诗人乘坐的船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风力足够,诗人就可以到达蓬莱仙境。然而,他也担心一阵大风会把他们吹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