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门驱薄笨车,抽帆万里指吾庐。
亦知蜀道真难上,可奈长安不易居。
糊口那能还井邑,因人转得问乡闾。
寒宵预想巴渝月,峡石林猿入梦虚。

【注释】

乙巳:即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八月:指农历七月,此时正值盛暑。出都:离开京城。感事:有所感触的事。薄笨车:形容车子轻快。抽帆万里:意思是说扬帆远航万里。指吾庐:我的家。蜀道:四川一带的山路。真难上:真的很难走。可奈:无奈、无可奈何。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井邑:乡里、乡村。因人转得问乡闾:由于人情世故,不得不向邻里打听情况。巴渝月:指重庆地区八月十五日的明月。峡石林猿入梦虚:指山峡间的石头和树上的猿猴进入梦中,但都是虚幻不实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辞别长安后所作。首句写诗人辞别京都,告别了那些亲朋故旧。次句写诗人辞别京都后扬帆远航。“万里”,是说船走得很远。“指吾庐”,表明自己的家在远方。这两句是诗人对离别京都时的情状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描写。三句点明题旨,说明作者离开京都的原因是想到蜀中作一番事业。“蜀道难”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现了作者对于仕途的不满和愤懑不平的感情。四句写诗人到四川以后,生活并不如意。由于人情世故,不得不向邻居打听家乡的情况。“巴渝月”一句,以月夜中的重庆地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雅清丽的夜景。五句写诗人在异乡过节的情景。这里,诗人没有用一般的思归之语,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感。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异乡过中秋节的情景。“寒宵”二句,从正面落墨。“预想”二字,既照应开头的“出都”,又照应结尾的“居”。诗人想象着中秋之夜,明月高悬,万籁俱寂,自己在山峡间,望着月光下的岩石,听着树上的猿猴啼叫;然而这一切都是幻觉,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两句诗写得空灵蕴藉,含蓄深沉,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整首诗写得曲折委婉,言近旨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