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公家计魏三诗,鼎鼐楼台绝妙词。
廉吏儿孙贫不讳,先人清白世元知。
久将寒士题名刺,惟把闲心付酒卮。
故国殊方俱落拓,山灵休怨客归迟。
【注释】
乙巳:年号。寇公:寇准,字平仲。唐时人称寇准为寇平仲或寇平仲公,因他曾任宰相,故有此称号。家计三诗:寇准家有经济才能和文学修养,曾著《家诫》十篇。
鼎鼐:古代烹饪用的两种锅子。比喻权位高下。词:指诗歌文章。绝妙:非常美妙。
廉吏儿孙贫不讳:廉洁的官吏子孙虽贫穷也不忌讳。
先人清白世元知:祖先清白,世人皆知。
题名刺:投贴。刺:名片,古时投帖于门,请见主人,谓之“投刺”。
寒士:贫苦的读书人。
山灵休怨客归迟:山神不要怨恨我归乡太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乙巳年八月出京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寇准家有经济才能和文学修养,曾著《家诫》十篇,并曾担任过宰相,因此有“三鼎一鼐”之喻。颔联写寇准的儿子们虽然贫困但毫不掩饰;祖父寇准的清廉正直,世人皆知。颈联说诗人久在异地为官,已厌倦官场生活,把功名利禄置之度外,只是以酒自慰。尾联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希望山神不要埋怨他归乡太迟。
诗中“廉吏”、“清白”、“寒士”等字眼的使用,体现了诗人对寇准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不愿为官,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