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旅食响枯肠,忽忆郫筒酒正香。
爨妇调羹频下豉,厨人烧笋佐持粱。
味堪适口新巢菜,滑可流匙好蔗霜。
却笑季鹰归较晚,天涯无事早还乡。

【译文】

不安旅食响枯肠,忽忆郫筒酒正香。

爨妇调羹频下豉,厨人烧笋佐持粱。

味堪适口新巢菜,滑可流匙好蔗霜。

却笑季鹰归较晚,天涯无事早还乡。

【注释】

(1)郫筒:一种盛酒的瓦罐。

(2)爨妇:古代称炊事妇,即灶上的妇女。

(3)新巢菜:指嫩笋,初生的竹笋。

(4)季鹰:晋代山简,字季鹰。他曾任荆州刺史,后在武昌任太守时,因事离职去职,被朝廷征召,他不肯应命,于是隐居江边,自称为“沙门”。

赏析:

《忆家园》四首,是唐末五代词人韦庄所写的一组思乡词。全词以记叙之笔写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追忆。作者借古事写今情,通过写蜀中生活来抒发自己怀念故乡之情。

第一首开头两句:“不安旅食响枯肠”,意思是说,由于久客异乡,饱尝旅途的艰辛与苦楚,因而感到十分不安宁。“响枯肠”三字,形象地描绘出游子因思乡心切而饥肠漉漉、空然若失的痛苦心理。

接着“忽忆郫筒酒正香”,忽然想起家中的酒正在酿造过程中散发出阵阵芳香,勾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句中的“忽”字,不仅表现了时间上突如其来之感,更突出了游子内心情感的强烈。

第二首继续描写游子对家的回忆,“爨妇调羹频下豉,厨人烧笋佐持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厨房里的炊事妇在忙碌着做饭,她不断地往锅里倒豆子,而厨房里又传来厨师用火烧烤笋子的声音。这两句虽然都是写家常之事,但都透露出浓郁的思乡之情。特别是“频下豉”一句,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味堪适口新巢菜,滑可流匙好蔗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家乡有了新鲜可口的笋子和甘蔗,真是美味无比。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第三首“却笑季鹰归较晚,天涯无事早还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却笑话那些归隐的人太迟了。因为此时自己已经离开了故乡,所以没有心思再去想这些。这里的“季鹰”指的是晋代的山简,他曾经在荆州做过太守,后来辞官回家,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第四首“却笑季鹰归较晚,天涯无事早还乡。”“却笑”二字,表明诗人对自己归乡的时间并不担心,反而认为归乡得太晚了。而对于那些急于回乡的人则不以为然。

这首《忆家园》通过对家乡生活的回忆和想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