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高下一重重,百尺天梯仗短筇。
急瀑飞声争大壑,断云作势补奇峰。
红毡隐约骡纲细,黑箐深沉豹雾浓。
何处钟鱼响林未,欲从灵界问仙踪。
【解析】
此诗为作者游云南时作,写在煎茶坪题壁。棕榈高下,百尺天梯仗短筇。急瀑飞声争大壑,断云作势补奇峰。红毡隐约骡纲细,黑箐深沉豹雾浓。何处钟鱼响林未,欲从灵界问仙踪。
第一句:棕榈,棕榈树;高下,高低;重重,层层叠叠;百尺天梯杖短筇。
译文:棕榈树高高低低,层峦叠嶂,一条百尺天梯倚着一根筇杖。
赏析:首联先以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图。“棕榈”“高下”点明地点是云南高原。诗人登上了高山,面对壮丽的景色,不禁心旷神怡。颔联描绘的是一幅山高水急、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急瀑”,指瀑布;“飞声”,指飞流直下的响声;“争大壑”,指争夺着奔向峡谷;“断云”指飘动的云雾;“作势”,形容云彩的形状;“补奇峰”,指云彩填补着山峰之间的空隙。这一联描写了瀑布、云、峰等景象,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写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险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颈联描绘的是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景象图。“红毡”,指红色的毛毯,这里借指云南高原的红土;“骡纲”,泛指骡马之类牲畜所拉的货郎担子;“隐隐”,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黑箐”,指深山中的丛林;“豹雾”,指浓密的云雾。这一联描写了云南高原上的自然景色,用意深刻,形象逼真,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抒发了诗人游览后的感受。“何处钟鱼响林未,欲从灵界问仙踪。”意思是说:哪里传来钟鱼悠扬的鸣叫声,我好像在寻找仙人的踪迹,想要进入那神奇的仙境。
第二句:急瀑飞声争大壑,断云作势补奇峰。
译文:瀑布急流飞泻的声音争相奔向山谷深处,断云形状似物填补着山巅之间。
赏析:第二联紧承首联而来,描绘的是一幅山高水急、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急瀑”,指瀑布;“飞声”,指飞流直下的响声;“争大壑”,“争”字写出了水流湍急、一泻千里的情景;“作势”,形容云彩的形状;“补奇峰”,指云彩填补着山峰之间的空隙。这一联与首联相呼应,描写了大自然的壮美和险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第三联进一步刻画了云南高原的自然景色,用意深刻,形象逼真,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抒发了诗人游览后的感受。“何处钟鱼响林未,欲从灵界问仙踪。”意思是说:哪里传来钟鱼悠扬的鸣叫声?我好像在寻找仙人的踪迹,想要进入那神奇的仙境。
【答案】
①“棕榈”:棕榈树;“高下”:高低,指山峦起伏;“重重”:层层叠叠。②“百尺天梯仗短筇”:百尺天梯:指陡峭的山路;仗:拄着;短筇:指拐杖;百尺天梯仗短筇:指山路陡峭。③“急瀑飞声争大壑”:急瀑:指瀑布;飞声:形容瀑布水势迅猛;争:争相;大壑:深谷;作势:形容云彩的形状;补:补充;奇峰:指山峰。④“断云作势补奇峰”:断云:指飘动的云雾;作势:形容云彩的形状;补:补充;奇峰:指山峰;作势:形容云彩的形状;补:补充;奇峰:指山峰。⑤“红毡隐约骡纲细”:红毡:指红色的毛毯;隐约:形容颜色淡薄;骡纲:泛指骡马之类牲畜所拉的货郎担子;细:形容词,细致;⑥“黑箐深沉豹雾浓”:黑箐:指深山中的丛林;深沉:形容茂密;豹雾:指浓密的云雾;浓:形容词,浓烈。⑦“钟鱼响林未”:钟鱼:传说中的一种鱼,因形似铜器而名;钟鱼响:传说中钟鱼能传钟声;林:树林;未:没有。⑧“欲从灵界问仙踪”:欲从:想要;灵界:指神秘的仙境;仙踪:仙人的足迹;踪:踪迹;语出《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