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犹忆少年游,此日寒烟朔雁秋。
桑柘依然怜故苑,河山无恙壮邢州。
一身生死孤儿在,千古艰难国士酬。
唐相丰碑遥可望,西风萧瑟起松楸。
过顺德感怀
名城犹忆少年游,此日寒烟朔雁秋。
桑柘依然怜故苑,河山无恙壮邢州。
一身生死孤儿在,千古艰难国士酬。
唐相丰碑遥可望,西风萧瑟起松楸。
注释与译文:
- 名城犹忆少年游: 回忆中的名字城(可能指顺德或其他地方的著名城市),仍然让人怀念年轻时的游历和探索。
- 此日寒烟朔雁秋: 今日所见,只有寒冷的秋雾和远处飞来的北方大雁,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 桑柘依然怜故苑: 桑树和柘树依然生长在那里,让人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和故土之情。
- 河山无恙壮邢州: 家乡的山河依旧安宁,使邢州(可能指地名)显得更加强大和壮丽。
- 一身生死孤儿在: 诗人自己处于生死边缘,如同一个孤儿般无助。
- 千古艰难国士酬: 历史上有许多为国家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英才,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值得后人敬仰和纪念。
- 唐相丰碑遥可望: 唐代的贤相留下的丰功伟绩仿佛在远方可见,让人心生敬意。
- 西风萧瑟起松楸: 秋风萧瑟,吹动着松树和楸树的叶子,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诗人通过对比“少年游”和“寒烟朔雁秋”,展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桑柘和故园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过去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丰功伟绩,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化,都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慨。结尾处的秋风和松楸意象,更是增添了一丝哲理和悲凉的色彩。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