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塔影矗,粉白比琼玉。
循行踏香泥,清溪曲而曲。
溪水送好香,潺潺来断续。
空山空无物,三椽铺老屋。
草深狐兔眠,树枯鹯鹰逐。
村妪懒不知,门外饭脱粟。
瓦砾埋残碑,褰裳从头读。
知是古梵宫,缁流竞托足。
有明郑长官,崇正乐教育。
东望石洞遥,西顾八华绿。
叶许此中兴,名义良不俗。
修葺相接踵,苕溪费博学。
祔以孙石台,祀事衣冠肃。
何经百馀年,山灵额频蹙。
巍巍西岘峰,终古挂鸣瀑。
唐宋峙二亭,涵碧与水乐。
刘郎大小苏,题句争诵熟。
地脉毓秀奇,兴废常往复。
所期贤有司,不让前贤躅。
鼓吹有六经,便是此山福。

这首诗是明朝郑长官写的,描写了清明时节在南郊看桃花的场景和崇正两书院遗址的感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注释:

  1. 村前塔影矗,粉白比琼玉。
    注释:村前的古塔屹立不倒,塔身涂成白色与碧玉一样的颜色。

  2. 循行踏香泥,清溪曲而曲。
    注释:沿着小径走在芳香的泥土中,清溪弯弯曲曲流淌。

  3. 溪水送好香,潺潺来断续。
    注释:溪水送来阵阵花香,细细地流个不停。

  4. 空山空无物,三椽铺老屋。
    注释:空旷的山中没有任何东西,只有三间破旧的小屋。

  5. 草深狐兔眠,树枯鹯鹰逐。
    注释:草丛中狐狸和兔子休息,树上的鸟儿被惊走。

  6. 村妪懒不知,门外饭脱粟。
    注释:村里的老人懒得知道这些事,门外只煮着糙米饭。

  7. 瓦砾埋残碑,褰裳从头读。
    注释:瓦砾堆里埋藏着残破的碑文,我撩起衣裳仔细阅读。

  8. 知是古梵宫,缁流竞托足。
    注释:我知道这是过去的佛教寺院,僧人们都争相前来修行。

  9. 有明郑长官,崇正乐教育。
    注释:明代的郑长官,在这里大力推广崇正书院的教育。

  10. 东望石洞遥,西顾八华绿。
    注释:向东望去是远处的石洞,西边则是绿色的山峦。

  11. 叶许此中兴,名义良不俗。
    注释:这片土地曾经繁荣过,名字也很不错。

  12. 修葺相接踵,苕溪费博学。
    注释:这里不断修缮,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13. 祔以孙石台,祀事衣冠肃。
    注释:还建了孙石台作为祭祀的地方,仪式很庄重。

  14. 何经百馀年,山灵额频蹙。
    注释: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山中的神灵额头都显得皱缩了。

  15. 巍巍西岘峰,终古挂鸣瀑。
    注释:雄伟的西岘峰上常年挂着瀑布的声音。

  16. 唐宋峙二亭,涵碧与水乐。
    注释:唐代和宋代的两个亭子,它们环绕着美丽的景色。

  17. 刘郎大小苏,题句争诵熟。
    注释:苏轼等古代文人曾在这里留下诗作,大家都争相背诵。

  18. 地脉毓秀奇,兴废常往复。
    注释:这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美景,兴衰更替总是循环不已。

  19. 所期贤有司,不让前贤躅。
    注释:希望那些贤能的人能够效仿前贤,为这地方带来新的生机。

  20. 鼓吹有六经,便是此山福。
    注释:这里吹奏的乐曲都是《六经》,真是这里的福气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