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学书晋永和,窗外山色入青螺。
永和帖言休禊事,群贤不集劳思多。
午餔将酣手将覆,忽来知心载酒过。
神如行云流如水,以文为网礼为罗。
罗致奎映楼之北,兴高若剑出太阿。
鹦绿泉香烹新茗,鹅黄酒泛郁金波。
笑我连朝困饮食,疲兵那得荷矛戈。
再战再北援不至,不入诗魔入睡魔。
座中佳士新取妇,宛如兔丝附女萝。
夭桃枝头春意闹,踏青池畔裙色拖。
酒馀罔识时朝暮,踵门醉倒屋婆娑。
春华自当惜年少,结并蒂花出水荷。
嗟哉东园有好女,徐行佩玉不鸣珂。
芳菲固得赏幽谷,过时不采空蹉跎。
归读南华经一卷,轩车不到新如何。
《同日饮洛翘处转至周宅》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许传霈创作的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窗前学书晋永和:描述了作者在窗前学习书法的场景,这里的“晋永和”指的是晋朝的永和年代,即东晋时期的一个时期,通常指晋朝(317年-420年)或晋代(420年-465年),这里特指东晋时期,因为“晋永和”可能是指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
窗外山色入青螺:描绘了窗外美丽的自然景色,将窗外的景象比作“青螺”,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与青色的螺壳相比,形容山峦的颜色如同螺旋状的青绿色螺壳,给人以美丽而宁静的感觉。
永和帖言休禊事:提到了“永和帖”,这可能是一种古代的文献形式,用来记录或通告某些事务,而“休禊事”则是指古代的一种风俗活动,即人们在特定的日子停止日常的活动,进行禊祭,以祈求神灵保佑,避免灾祸。
群贤不集劳思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聚集的失望之情,“群贤不集”意味着许多有才能的人未能到来,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与集会,这增加了聚会的遗憾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才华未得到展示的遗憾。
午餔将酣手将覆:描述了中午用餐后的情景,“餔”通常指午饭,“酣”表示吃得非常饱,“手将覆”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用餐后用手覆盖食物的动作,这个细节展现了日常生活的一个温馨片段。
忽来知心载酒过: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喜悦和惊喜,“知心”可能指的是一位老朋友或知己,突然来访并带来美酒,这种意外的相遇带来了愉悦和温暖。
神如行云流如水,以文为网礼为罗:这两句诗充满了诗意,形容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仿佛行云流水,不受任何束缚,同时用“文为网”和“礼为罗”象征了文化的包容和礼义的约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罗致奎映楼之北:这句中“罗致奎”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建筑物或场所的名字,而“映楼之北”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建筑或场所位于某座楼的北面,给人一种位置明确且具有特色的感觉。
许传霈的《同日饮洛翘处转至周宅》不仅是一首艺术性的诗歌,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其中的美学价值和哲理内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