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金华去,梅花护我车。
车行苦辘轳,花枝冷不花。
今作吴兴游,梅花共一舟。
舟行不数里,花气盎罗浮。
初见蕊如茧,再见破如剪。
层出胜蕉抽,盘旋殊蓬转。
舵尾笼鸣禽,睍睆度好音。
驿路泄春意,花鸟驱客心。
何为前度梅,芳信分迟速。
造化别无因,位置良难独。
仙骨终清奇,遭逢不可知。
荏苒当春华,名山证素期。
春色连吴越,灵气蕴同室。
我新乐聚欢,身不识离别。
花兮作解人,斯时特地亲。
孤屿林处士,招隐西湖滨。
主人何郑重,佐他酒两瓮。
花香杂酒香,苕霅水风送。
送我夜不眠,起坐觉衣单。
推篷际清晓,还看雪漫天。

【赏析】

此诗当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二月,时诗人正自湖州赴行在临安(即杭州)。

首联“昔日金华去,梅花护我车。”是写诗人自金华赴湖州,途中有梅花相护。这两句诗,既点明诗人的行程,又以梅花来点缀,使旅途风光显得更为优美。

二联“车行苦辘轳,花枝冷不花。”是说:车子行进得很慢,而花枝却依然那样鲜艳,仿佛没有受到车轮的颠簸。这两句诗,一方面描写了诗人的旅途生活,另一方面又通过花枝的娇艳反衬车轮的艰难。

过片“今作吴兴游,梅花共一舟。”是说:现在我来到吴兴,和梅花一起乘船游览。这两句诗,既表明诗人已到达吴兴,又暗示着这次出游,主要是与梅花相伴。

五至八句“舟行不数里,花气盎罗浮。”“初见蕊如茧,再见破如剪。”是写船在水上行驶,一路上都是梅花盛开。这两句话,分别写船上观赏、岸上欣赏两种不同的观赏方式。前一句写船上观赏,后一句写岸上欣赏,都以梅花为题,把两处景色联系起来,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最后四句“舵尾笼鸣禽,睍睆度好音。”“驿路泄春意,花鸟驱客心。”是说:船的舵尾被鸣禽的声音笼罩,发出和谐悦耳的声响;春天的气息从驿路上流过来,使人们陶醉在美好的环境中,忘记了离别的忧伤。

结联“何为前度梅,芳信分迟速。”“仙骨终清奇,遭逢不可知。”“荏苒当春华,名山证素期。”“春色连吴越,灵气蕴同室。”“我新乐聚欢,身不识离别。”是写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四年二月,时诗人正自湖州赴临安行在临安(即杭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