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
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
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
卷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
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
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
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兴爱山台的观感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人和贤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逐句解析:
- 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 - “吴兴”是指浙江省湖州市,这里以“吴兴”作为背景来描述山水之美。这里的“山水”不仅指的是自然风景,也暗指了人的品质或精神风貌。“清远无古今”意味着这种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
- 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 “高台”可能是指一个较高的建筑,用以登高望远。在这里,诗人与周君经甫一起登上高台,从高处俯瞰整个城市和山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到城市的繁华与山林的宁静。
-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 - “道场”可能是指一个修行或讲学的场所。“峰秀”描述了山峰的美丽,而“相对豁尘襟”则表达了通过观赏自然美景来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
- 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 - “诸毗”可能是指周围的环境或事物。“势奔赴”描述了各种力量或影响的存在。“峰灵妙莫寻”则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中微妙而神奇的部分,人们难以完全理解和捕捉的感叹。
- 卷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 - “卷帘纳苍霭”形容了诗人通过拉开窗帘来迎接天空中的云气。“白日未西沈”则是说太阳还没有落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 - “朱阑”可能是红色的栏杆,用来增加美观和保护安全。“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它们为环境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掩映春色深”形容了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
- 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 - “东坡”可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别称。在这里,诗人可能在模仿苏轼的作品风格,表达自己的情感。“梅村”则是指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别号。“续前吟”表示继续前人的诗歌创作。
- 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 - “贤太守”可能是指一位贤明的官员。诗人通过怀念这位太守,表达了自己对他深深的敬意和感激。“怅触旧时心”则表达了因为思念这位太守而产生的感慨和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兴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古代贤者的深深怀念。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