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藩兵祸因,太祖计谋误。
既有英雄儿,弱孙岂可付。
北师抵南京,献门景隆附。
火起疑自焚,逊国实无据。
为僧说荒唐,驻锡竟何处。
欲掩篡弑名,流言任传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所问,如本诗中“读通鉴纪事本末·建文逊国”,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来分析诗句。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用词和句式。

(1)

“燕藩兵祸因”,燕藩:这里指北周的皇族宗室宇文氏在北齐建立北周后,被封为燕公,所以后人称他们为“燕公”。因:原因。燕藩兵祸,指的是北周皇室内部争权夺位的内乱,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2)

“太祖计谋误”,太祖:即隋文帝杨坚。误:错误。这里的“误”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隋文帝没有看清形势,盲目地出兵攻打陈朝,造成了不必要的战争;另一方面是隋文帝在平定天下之后,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3)

“既有英雄儿,弱孙岂可付”,英雄儿:指年幼的帝王。弱孙:指隋炀帝杨广。弱孙:指隋炀帝杨广。这里暗讽隋炀帝昏庸无能,不能妥善管理国家大事。

(4)

“北师抵南京,献门景隆附”,北师:指隋军。景隆:即隋将韦冲,字景隆。这里讽刺韦冲献城投降,帮助隋军攻破了南陈的都城。

(5)

“火起疑自焚,逊国实无据”,火起:指隋军攻入南京。疑自焚:怀疑隋军攻城是故意纵火焚烧城池,使敌人自取灭亡。逊国实无据:指隋朝的灭亡没有充分的依据。这里的“逊国”是指北周被隋朝取代。

(6)

“为僧说荒唐,驻锡竟何处”,为僧:指僧人。为僧说荒唐:指僧人胡说八道,荒唐可笑。驻锡:佛教用语,指僧人住寺庙。这里指僧人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7)

“欲掩篡弑名,流言任传布”,欲掩篡弑名:指想隐瞒篡位弑君的罪名。流言:流言蜚语,指谣言。任传布:任凭谣言流传开来。这句写隋朝统治者不顾事实真相,制造谎言,妄图掩盖真相,让不实之言到处传播。

【答案】

译文:

北周王室内部争夺政权的战争引起大祸乱,隋文帝杨坚的谋算出现失误。

北周皇室内部争夺政权的战争引起大祸乱,隋文帝杨坚的谋算出现失误。

既然有了年轻英武的君主,那么年幼的帝王怎能托付给他呢?

隋军进攻陈国的都城南京城下,韦冲献城投降,隋军攻破了南陈的都城。

隋军进攻陈国的都城南京城下,韦冲献城投降,隋军攻破了南陈的都城。

大火燃烧起来,我怀疑是被自己纵火烧死,隋朝的灭亡并没有充分的证据。

为了掩盖自己的篡位弑君行为,造谣生事的人四处散布谣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