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屡构兵,群黎嗟何罪。
乾时役初休,背盟寻吝悔。
曹刿有深谋,临敌三鼓待。
用柔消彼刚,避锐击其怠。
盈竭迭迁移,知止自不殆。
战胜斯一端,莅政至理在。

诗句解析

1. 咏左传·齐鲁长勺之战

  • 注释:《左传》中的“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在长勺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
  • 赏析:此诗以《左传·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场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的牺牲、策略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2. 齐鲁屡构兵

  • 注释:齐鲁指的是中国山东省的古称,这里指当时的鲁国(今天的山东部分)和齐国。
  • 赏析:这一句描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频繁冲突,强调了战争的频繁和激烈。

3. 群黎嗟何罪

  • 注释:这里的“群黎”指百姓或普通民众;“嗟”是叹词,有悲伤、感叹之意。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战争中无辜民众的苦难和悲痛,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人民苦难的同情。

4. 乾时役初休

  • 注释:“乾时”可能是指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役”即劳役或征召。
  • 赏析:这句话意味着战争刚刚结束,但人们还未来得及喘息。

5. 背盟寻吝悔

  • 注释:“背盟”意为违背约定或诺言;“寻”是寻找的意思;“吝悔”表示后悔。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战争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违背原本的承诺,进而感到后悔。

6. 曹刿有深谋

  • 注释:曹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此处指代其深谋远虑的策略。
  • 赏析:这句表明战争的胜利往往依赖于深思熟虑的策略和计划。

7. 临敌三鼓待

  • 注释:“三鼓”可能是指在战斗中三次敲击战鼓的信号,用以鼓舞士气或准备战斗;“待”即等待或准备。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将领在战斗中的冷静和沉着,以及他对战术的精心准备。

8. 用柔消彼刚

  • 注释:“柔”在这里指柔软、柔和的策略;“消”是消除,消散的意思;“彼”指对方。
  • 赏析:这句表明通过柔和的方式来消除对方的强硬。

9. 避锐击其怠

  • 注释:“锐”指锐利、锋利的武器或策略;“怠”是懈怠,不积极的状态。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在战斗中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特别是当敌人因疲惫或疏忽而松懈的时候。

10. 盈竭迭迁移

  • 注释:“盈”有充满、盛满的意思;“竭”是耗尽、用尽的意思;“迭”是交替的意思;“移”是移动、转移的意思。
  • 赏析:这句表达了战争过程中资源和力量的不断变化和转移。

11. 知止自不殆

  • 注释:“知止”意味着知道何时停止,不再冒险;“自不殆”表示这样做可以避免危险。
  • 赏析:最后这两句强调了在战争中保持节制的重要性,避免无谓的风险。

译文

齐鲁两国不断交战,百姓哀叹自己并无过错。战事刚结束,就又背弃了之前的盟约,开始后悔。曹刿有着深谋远虑,在战场上等待了三次战鼓的信号。他使用柔和的策略来削弱敌人的强势,避开了敌人的锐利攻击,趁敌人懈怠的时候发起攻击。战争中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地变换,但只要知道何时停止,就可以避免危险。最终战胜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治国原则是正确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