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吞赤日,极目树微蒙。
隔岸来时雨,长天挂断虹。
忽消三伏暑,饱受一帆风。
不识炎凉意,焉知造化功!
诗句释义:
- 黑云吞赤日:形容乌云密布,遮蔽了阳光。
- 极目树微蒙:远望时,树叶被云雾笼罩。
- 隔岸来时雨:雨从远处的对岸而来。
- 长天挂断虹:彩虹挂在晴朗的天空中。
- 忽消三伏暑:突然感到炎热消退,仿佛进入了一个凉爽的季节。
- 饱受一帆风:经历了一阵强烈的海风。
- 不识炎凉意:无法理解或感受到天气冷热的变化。
- 焉知造化功:怎能知道这是自然界的巧妙安排?
译文:
在芦苞道中,我经历了酷热的一天。天空中黑云翻滚,遮住了烈日的光芒,我放眼望去,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远处传来的雨声,让我感到一丝清凉;而那挂在天空的长虹,则似乎在庆祝着夏日的热情。
突然间,我感到一股凉意袭来,仿佛炎热消退,进入了凉爽的季节,尽管只是短暂地感受到了这份变化。
我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风,吹得帆鼓起,船只摇摆不定。
我无法理解这炎凉变化的奥秘,也难以知晓这一切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结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面对极端天气变化的感受和思考。首联“黑云吞赤日,极目树微蒙”,描绘了一幅乌云密布、阳光被遮蔽的画面,使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颔联“隔岸来时雨,长天挂断虹”,则转换到雨后的景象,雨从远方的对岸飘然而至,彩虹横跨长空,带来一丝生机。颈联“忽消三伏暑,饱受一帆风”与前两联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天气的突然转变,由炎热变为凉爽,甚至还有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风。尾联“不识炎凉意,焉知造化功”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规律的困惑和不解,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界巧妙安排的赞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美感,以及对生命现象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