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石呈孤秀,广轮面面圆。
顶天空倚傍,矗地绝牵连。
泽自饶云母,清宜种水仙。
石狮岩咫尺,一勺试廉泉。
【注释】
圆山:山的形状是圆形的,故称“圆山”。
卷石呈孤秀,广轮面面圆:卷曲的石头显得高耸秀丽,它的四面都是圆滑的。
顶天空倚傍,矗地绝牵连:山顶上的天空与大地相接,好像没有一点相连的地方。
泽自饶云母,清宜种水仙:这地方的水含有很多云母,水质清澈,适宜种植水仙花。
石狮岩咫尺,一勺试廉泉:离这儿只有几步之遥的石狮岩,有泉水流出,可以尝一下这里的泉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把圆山比作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它秀丽、高峻、挺拔的外形,并巧妙地点出了“石狮岩”和“一勺水”这两个富有诗意的景点,使整首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
首句“卷石呈孤秀”描写了山石的形态。诗人将山比作一位女子,用“卷石”来形容其姿态,突出了山形的奇特。“孤秀”,指山石高耸独立,秀丽出众。这一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山石的轮廓,而且赋予了山石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座山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
第二句“广轮面面圆”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外貌特征。诗人将山比作一位圆润的美女,用“面面圆”来形容其整体轮廓,给人一种和谐、优美的视觉享受。这句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山石的浑圆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山石与大自然的紧密相连。
第三句“顶天空倚傍,矗地绝牵连”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石比作一位傲然挺立的女子,强调了其独立、不羁的气质。诗人用“空”字形容山顶的空间开阔,用“矗”字形容山石的高耸直立,既形象地描绘出山石的雄伟气势,又赋予其一种超脱尘世、超凡脱俗的品质。此外,“绝牵连”更是表达了山石与大地之间的隔阂,暗示了山石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第四句“泽自饶云母,清宜种水仙”则转向描述山上的自然景观。诗人以云母为喻,赞美了山上水质清澈的特点,并暗示了山上水源充足。同时,“种水仙”也让人联想到了山上的美丽景色和清新空气,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第五句“石狮岩咫尺,一勺试廉泉”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具体的景点——石狮岩。诗人用“一试”二字表达了自己亲身体验泉水的愿望,既显示了对泉水的珍视,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圆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秀丽、高峻、挺拔的外形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