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旧苗裔,开族聚山河。
祖泽松杉古,孙支葛藟多。
衣冠今不作,霜露怅如何!
国运初更始,相期体共和。

【注释】

谒:拜见;大宗祠:指宗庙,这里借指祠堂。高阳旧苗裔:高阳是古郡名,这里指古代的高阳人。开族聚山河:开族,指建立宗支;聚,聚集;山河,喻指国土。祖泽松杉古:松杉,即松树和杉树,这里比喻祖先的功德;祖泽,指祖先的功德。孙支葛藟多:孙支,子孙后代;葛藟(ěr),蔓生植物,这里比喻后人的繁衍众多。霜露:喻国运衰微之象。国运初更始:国运,国家的命运或前途;更始,开始。相期体共和:相期,相互期许;体,实践;共和,指民主政治。

【赏析】

《谒双坪大宗祠》是清朝诗人黄景仁的一首诗。全诗以“谒”字为线索,从“宗祠”二字入手,展开对宗族历史的追怀,抒发了作者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祖国命运的关切。

首联“高阳旧苗裔,开族聚山河。”写宗祠的渊源,追溯宗族的根。高阳郡在今河南省禹县一带,这里借指宗祠所在地。“旧苗裔”,指高阳人,“开族”,指建立宗族;“聚山河”,指把祖宗的功德流传给后代。这一句写出了宗祠的渊源,也点出了宗族的由来,还表达了作者对先世功德的追怀与尊崇之情。

颔联“祖泽松杉古,孙支葛藟多。”写宗祠的辉煌,赞颂先祖的德业,描写宗族的繁衍。祖泽,指祖父的功德;孙支葛藟,指子孙后代繁衍众多;葛藟,蔓生植物,这里比喻子孙后代繁衍众多。这二句写宗祠的辉煌历史,既歌颂了先祖的功德,也赞美了后代子孙的兴旺。

颈联“衣冠今不作,霜露怅如何!”写宗祠的现状,表达着对时局变迁的忧虑与感慨。衣冠,指衣饰冠带。这二句指出,如今宗祠的衣冠不再制作,由此引发出对国运凋敝、民生困苦的忧虑与感慨。

尾联“国运初更始,相期体共和。”写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期盼国家早日实现民主与繁荣。国运,指国家的命运;更始,指改朝换代;体,实践;共和,指民主政治。这二句写对未来的期望与祝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以宗祠为载体,通过对宗祠的历史追溯、辉煌描绘以及对现状的忧虑与祝愿,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关注与思考。语言简练凝炼,寓意深远含蓄,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