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怨王孙,三叠梅花总断魂!
拔剑痴男真倜宕,调弦素女解温存。
已无别墅伤摩诘,况复登楼学仲宣。
一样沧桑遭小劫,闻君今有小桃源!
【赏析】
此为七律,全诗共四联。
首联“萋萋芳草怨王孙”,写景抒情,起笔即点题。萋萋芳草,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对王孙的比喻。诗人以芳草之“恨”来暗指王孙(即王维)的“怨”,这是第一层意思。王维曾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山水诗意境优美,风格清淡、超然,有陶渊明之风韵。然而,诗人却用芳草之“怨”来比喻王右丞之“怨”。这在写法上,是采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王孙”,这里指王维。“三叠梅花总断魂!”王维《梅》诗云:“东阁无余席,孤标拂碧虚。梅花如雪满,时节似春余。”可见他喜欢梅花;而梅花又是“岁华空自感”(《腊月宣城崔大夫新宅与诸子燕集》)的物象。因此,这句诗是化用了王维的诗句。
第二联“拔剑痴男真倜宕,调弦素女解温存。”这是正面写人,突出其豪放不羁的性格。拔剑,指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的“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调弦,指《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素女即嫦娥。这两句是说:这位侠士真潇洒、豪放,像张旭一样挥洒自如,像李白、李贺那样才思敏捷,能文能武。
第三联“已无别墅伤摩诘,况复登楼学仲宣。”摩诘是王维的字,仲宣是王粲的字,都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杜甫在《咏怀古迹》中赞美他们的作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在这里是在用典,说自己虽已没有王右丞那样的别墅可居,但又有王仲宣那样高耸入云的楼台可以攀缘登览,从而抒发了他对王右丞的怀念之情。
第四联“一样沧桑遭小劫,闻君今有小桃源!”小劫,是杜甫对安史之乱的讽刺性称呼。杜甫在《哀江头》中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这里所说的小劫,就是指的这一历史事件。桃源,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这里指的就是杜甫自己理想的生活之地。杜甫在《佳人》中写道:“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里的“佳人”,就是杜甫自谓。他在这里是在用典,说自己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如今听到友人的消息,得知他在隐居的地方,过上了“小桃源”般的生活,不禁感叹万分。
诗人通过描写友人隐居之处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