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暮景挂斜晖,转悔今非似昨非。
一别真成游子恨,十年竟与故人违!
重来彭泽陶元亮,遥忆辽东管布衣。
我已无家长在客,守松三度去来归。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诗句1:疏林暮景挂斜晖,转悔今非似昨非。
  • 译文:黄昏时分,稀疏的树林中只有斜阳的影子,我突然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和过去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
  • 注释:疏林,稀疏的树林。暮景,黄昏时的景象。挂,挂着。斜晖,斜阳。转悔,突然感到后悔。今非,与“昔”相对,表示现在与过去不同。似,好像。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现状和过去,表达了对自己变化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接下来的诗句是:

  • 诗句2:一别真成游子恨,十年竟与故人违!
  • 译文:一次分别真的让我产生了无尽的离愁别恨,十年的时间竟然让我与老朋友失之交臂!
  • 注释:一别,一次离别。真成,真的成了。游子,离开家乡的人。恨,愁恨。十年,指十年时间。竟,竟然。故人,老朋友。违,失之交臂,即失而未得。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深切的愁绪和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 诗句3:重来彭泽陶元亮,遥忆辽东管布衣。
  • 译文:再次回到彭泽,想起了陶渊明;遥想辽东的管宁,他曾经是一个平民百姓。
  • 注释:重来,再次回来。彭泽,地名,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有重要意义的地方。陶元亮,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遥忆,远远地想起。辽东,古代地区名,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或故事。管布衣,管宁,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道士。
  • 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 诗句4:我已无家长在客,守松三度去来归。
  • 译文:我失去了家的主人,像客人一样在外漂泊;我已经三次回到这个地方。
  • 注释:已无家,失去家。家长,家的主人。在客,在外漂泊。守松,守着松树。三度,三次。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