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况蹉跎气转醇,随缘五岭看青春。
不知避地依然我,始悔趋时不若人!
士本长贫终自好,官如此苦向谁陈?
还山无处思山隐,梦断桃源世外民。

诗句解读和译文:

  1. 宦况蹉跎气转醇 - 描述官场生活的经历让人感到成熟。”宦况”指的是官场生活,”蹉跎”表示时间的流逝,”气转醇”意味着人的品质逐渐变得醇厚。
  2. 随缘五岭看青春 - “随缘”指顺其自然的态度,”五岭”可能指的是中国南方的山脉,如广东的五指山。”看青春”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3. 不知避地依然我 - “避地”是指躲避战乱或政治迫害的地方,”依然我”表明即使环境变化,自己的本质并未改变。
  4. 始悔趋时不若人 - “趋时”意为追求时代潮流或世俗利益,”不若人”表示不如他人。这句话表达了后悔当初没有坚守本心,与世俗趋势相悖。
  5. 士本长贫终自好 - “士”指的是读书人或知识分子,”长贫”形容他们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终自好”意味着最终他们保持了自己高尚的品德和爱好。
  6. 官如此苦向谁陈 - “官”可能指公职人员,”如此苦”形容其工作之艰辛,”向谁陈”询问向谁诉说或寻求帮助。
  7. 还山无处思山隐 - “还山”指回到故乡或山林中隐居,”无处”表示无法找到合适的地方。”思山隐”则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怀念。
  8. 梦断桃源世外民 - “梦断”意味着美好的愿望或梦想破灭,”桃源”是古代传说中的理想世界,”世外民”表示脱离尘世的普通人。这句话可能表达了对现实失望和理想的幻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官场中的体验和内心感受,反映了一种从追求名利到反思人生价值的转变过程。诗人感叹于官场的复杂和人心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官场的“气转醇”与个人的“士本长贫”,以及对于“避地依然我”和“趋时不若人”的反思,揭示了人在社会环境中的选择和内心的挣扎。诗末的“梦断桃源世外民”更是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消逝的感伤,以及对传统隐逸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道德和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