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四部华严界,何事矜持入定严?
卓锡飞穿湘水曲,芒鞋踏破蜀山尖。
传心衣钵无常住,行脚东西靡所瞻。
我为老僧下转语,渡江归去莫终淹!

【注释】

云游僧:在寺庙或佛殿里修行的僧人。十方:佛教指东、南、西、北及东北五个方向。四部:即四个方位。华严界:即华严世界,佛教中指法界的总称。何事矜持入定严?矜持:拘束、拘泥,这里指不自然。严:庄严,这里指入定。卓锡:佛教语,梵文音译,意为“施舍”。湘水曲: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芒鞋:一种用草制成的鞋子。蜀山:四川省境内的山。靡所(mǐ suǒ)瞻:无所适从。靡:没有。我为老僧下转语:我是老僧给你讲几句话。下转语:转告、转述的话语。渡江归去莫终淹:不要在江南逗留太久。莫:不要。终淹:久留。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行脚僧人的诗作,诗人以行脚僧人为题,写他不畏艰险,四处云游,传道授业,弘扬佛法的行为和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崇敬之情。

首句“十方四部华严界”,点明主题,是说这位行脚僧人行走在十方四部,也就是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北五个方向。华严世界,指的是法界的总称。这一句表明他的行脚范围之广。

“何事矜持入定严?”是说这位行脚僧人为什么非要拘泥于入定呢?这里的“矜持”是说拘束、拘泥,“入定”就是打坐,这里是指他不自然地进入打坐的状态。这句表明他的修行方式并不拘泥,而是随遇而安,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第二句“卓锡飞穿湘水曲,芒鞋踏破蜀山尖。”描绘了这位行脚僧人的行程,他骑着高锡马,穿越湘江两岸;穿着草鞋,跋涉四川崇山峻岭。“卓锡”是佛教语,梵文音译,意为“施舍”,“卓锡飞穿湘水曲”是说他骑马穿梭于湖南的湘江两岸。“芒鞋”是一种用草做的鞋子,“踏破蜀山尖”是说他穿着这种草鞋,翻越了四川的崇山峻岭。

第三句“传心衣钵无常住”,是说这位行脚僧人的“传心衣钵”不是永久固定的,是随处可传的。“传心”是指传授佛法,“衣钵”是指僧侣们用来吃饭喝水的工具。这句话表明他的佛法是随处都可以传授的,不需要固定的地方,也不受限制。

第四句“行脚东西靡所瞻”,是说这位行脚僧人走遍了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没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停歇的。“靡所”在这里是“无所适从”的意思。这句话表明他的行脚行动是无拘无束的,没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停留的。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这位行脚僧人的赞叹,“我为老僧下转语,渡江归去莫终淹!”意思是我是给这位老僧讲几句话,希望他不要在江南逗留太久。“渡江归去莫终淹”的意思是希望你赶快渡过长江返回去,不要在这里耽搁太久。

这首诗通过赞扬这位行脚僧人的无畏精神和坚韧意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广泛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