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肚牢骚不合宜,自家心事自家知。
老犹作客游终倦,少不为僧悔已迟!
弥勒跏趺成一笑,耶苏安息远相期。
昙花落尽诸天净,笑与山僧强说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游开元寺小集,同云石、籁轩分韵得鱼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一肚牢骚不合宜,自家心事自家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感受的坦诚和理解,认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心事和情感。这种自我认知和接纳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犹作客游终倦,少不为僧悔已迟!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年老时仍感到漂泊不定,如同做客;年轻时未能出家为僧,如今后悔已晚。这种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变迁的深刻认识。
弥勒跏趺成一笑,耶苏安息远相期。
这句诗描绘了弥勒菩萨和耶稣基督的形象,以佛教和基督教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诗人对宗教和信仰的追求。弥勒菩萨的“一笑”象征着宽容和慈悲,而耶稣基督的“安息”则代表着永恒的安宁与平静。这些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主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昙花落尽诸天净,笑与山僧强说诗。
这句诗通过描绘昙花的凋零和山间僧人的生活来传达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昙花虽短暂却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而山僧的生活简单而宁静,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赋予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法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和文化内涵的欣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和基督教文化的理解。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