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终古吊风波,留守三呼唤渡河。
南宋君臣伤播越,北胡献纳恣搜罗。
万方民气含冤久,九士忠魂饮恨多!
八百馀年光汉族,盈庭悬想载赓歌。

【注释】

  1. 感怀:诗人有感于时事而作。张公善领事,指唐代诗人张籍,曾做过江西观察使的书记,因得罪宰相郑云逵被贬为水部员外郎。善领事:善于处理国政的人。
  2. 孤亭终古吊风波:孤亭(单亭),旧时县衙前的小亭子,用来接待过客或处理一些小事。终古,自古以来。吊,悼念。风波,指动乱。
  3. 留守三呼唤渡河:留守,指驻守在江边的人,即守江人。三呼,三次呼喊。渡河:渡过大河。
  4. 南宋君臣伤播越:南宋,指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建立的政权。播越,离散,流亡。
  5. 北胡献纳恣搜罗:北方少数民族胡人所向披靡,任意掠夺,恣意搜罗。
  6. 万方民气含冤久:万方,指四方各地。含冤,充满冤屈。久,时间长久。
  7. 九士忠魂饮恨多:九士,这里指宋朝的大臣们,忠诚的大臣们。饮恨,含恨而死。多,很多。
  8. 八百馀年光汉族:光,照耀。汉族,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民族之一。
  9. 盈庭悬想载赓歌:盈庭,满堂。悬想,悬挂在空中的形象。载,记录。赓歌,继续歌唱。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律,写于诗人任吉州判官期间。诗人感慨国运,怀念故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全诗意境深远,情思绵长。
    首联“孤亭终古吊风波”,以孤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孤亭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终古,表示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痕迹。吊,表达悼念和哀叹之情。风波,象征动荡不安的历史环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叹。
    第二联“南宋君臣伤播越”,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南宋君臣,指宋高宗赵构和他的臣子们。播越,指流亡在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王朝命运的同情和对国家分裂的哀痛。
    第三联“北胡献纳恣搜罗”,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北胡,指金朝的统治者。献纳,贡献、奉献。恣搜罗,任意掠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金朝统治者的贪婪和侵略行径的谴责。
    第四联“万方民气含冤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万方,指全国各地。含冤,忍受着冤屈和痛苦。久,时间长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第五联“九士忠魂饮恨多”,表现了南宋大臣们的忠诚与牺牲。九士,指宋朝的大臣们,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奋斗到底。饮恨,含恨而亡。多,很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大臣们的敬仰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哀悼。
    尾联“八百馀年光汉族”,总结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八百馀年,指的是从宋朝建立到现在的时间跨度。光,照亮、照耀。汉族,指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人用“盈庭悬想载赓歌”来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盈庭,满堂。悬想,悬挂在空中的形象。载,记录。赓歌,继续歌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寄托了他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