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宦天涯尚岿然,平南渡口夕阳天。
东坡昔日经行处,能否重留八百年?
过钦州平南古渡天涯亭
解读诗中意境,体会历史与人文韵味
- 诗句原文
- 注释与解析
- 赏析与讨论
- 相关历史背景
- 文学价值与影响
- 现代应用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资料
谪宦天涯尚岿然,平南渡口夕阳天。
东坡昔日经行处,能否重留八百年?
过钦州平南古渡天涯亭
解读诗中意境,体会历史与人文韵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逐项分析。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考生应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作答;另外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注释,如“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羁旅”等。最后要附上赏析,注意字数限制。 “此地原羁旅,逢君是故人。”首联交代诗人当时客居在鮀浦的原因,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羁旅”即羁留漂泊之人
送王泳翔屏山访友(辛卯至癸巳(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十九年、一八九三))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名山有佳友,相得每相从。 - 注释:“名山”指的是著名的高山,“佳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他们在一起时总能相互陪伴、相互欣赏。 - 译文:那些闻名的高山,那里有着与我志趣相投的好友们,他们总是相互陪伴,相互欣赏。 2. 古木斜阳挂,迷津野老逢。 - 注释
【注释】 台:指台湾。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叶”:指清朝灭亡后,台湾先后由不同政权统治的情况。“自处贫非病”:说自己贫困不是病态。“相传笔代耕”:说传家以写诗为业。“问天何罪戾?误我是功名”:问苍天为何有这等罪过;误我一生是功名。“一掬思乡泪,松楸弃祖茔”:流下思乡的泪水,放弃祖宗的基业。“松楸”:松木棺材。“一掬思乡泪”即一掬思乡之泪,形容悲苦之情。 【赏析】 此诗题作“台感”
【解析】 (1)乙未,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一年。诗人在台南筹防局时,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感慨颇深。“忆昔”二字总领全诗,表明诗人回忆往昔的情景。 (2)“乡人”,指当地的老百姓。“义愤同”,意指乡人与作者有共同的义愤。 (3)“黔驴”,指贵州产的驴。《黔游记》载:“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见之者无不愕跃。”意思是说贵州没有驴,有人将一只贵州驴运到京城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 其二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宴会上,宾主之间共同品味诗词之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当筵无俗客,宾主共徘徊: - 无俗客:宴会中没有普通世俗之人,只有高雅的宾客。 - 宾主共徘徊:主人和客人一起徘徊,相互欣赏对方,体现了宾主间的和谐与尊重。 2. 帘影入纤月,车声响薄雷: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孝弟皆天性,披图自有真。荆田欣爱日,萱国庆长春。燕喜诗歌鲁,乌私表欲陈。触予游子恨,风木倍思亲! 注释:孝顺和弟妹都是上天赋予的本性,看这幅画就能明白这一点。荆山田里的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的生日就像春天一样生机盎然。燕地的人们喜爱唱歌跳舞(这里可能指燕赵地区的民风),乌鸦在树上筑巢,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渴望。触动了我游子的哀愁,看到这棵枯死的大树,我更加思念亲人。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 其一 主人邀请重聚,几榻清幽无尘埃。日间畅游陶渊明,风流才子贺知章。众人皆为韵友,独我劳碌心未宁。仍忆兰亭雅集时,诸王皆是亲族朋。 注释与赏析 1. 注释: - 主人邀再饮:主人再次邀请大家共饮。 - 几榻净无尘:房间非常干净,没有一丝灰尘。 - 日涉陶元亮:日间游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 风流贺季真: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如贺知章。 - 群公皆韵友
【解析】 本题是一道考查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以及思想情感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这首诗的作者是陈宝琛,“喜”“赖”等字眼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有客悬徐榻,劳君下董帷”两句写自己设宴招待朋友的情景,“养亲原笔砚,报国此须眉”两句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决心,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答案】 ①我有幸与阁下相会,在潮州
【解析】 本诗的翻译,应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诗,准确达意,通顺流畅。 【答案】 (1)浮家寄鮀浦,独客入羊城。 译文:我漂泊在海上,独自来到广州。 注释:“鮀浦”指珠江口一带。“羊城”指广州,古称羊城。 赏析:此联点出作者的行踪和居处。作者由广东沿海而到广州,是因避战乱,寄身于此。 (2)地已牛皮弃,人馀虎口生。 译文:家乡的田地已变成荒草,百姓们却还活在虎口之中。 注释:牛栏栅
岁除日得家书(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 腊鼓催声急,惊心又岁除。 酒添游子恨,春入老兄书。 身世浮萍似,家山劫火馀! 辽东还白帽,明日愧华裾! 注释: - 腊鼓催促着新年的脚步声,让人心惊胆战地迎来了又一年的除夕夜。 - 酒桌上,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因为家乡的亲人在远方传来了书信,带来了他们的消息和关怀。 - 我感觉自己如同飘荡不定的浮萍一般,不确定自己的命运归宿
【注释】 北海:今广西合浦县。龙门渡口:在北海与合浦之间。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广西任职时写的一首七律,描写了海上行舟途中的情景。 “舟次北海龙门渡口”,点明了题旨,即诗人此行的目的是乘船从北海前往钦州。 “蛮烟瘴雨一孤舟,薄宦飘蓬海尽头。”写自己孤舟漂泊、宦游天涯的境遇。“薄宦”意即仕途不顺利,“飘蓬”指随风漂泊,这里比喻自己的宦途艰难。“海尽头”指大海
诗句释义 1 沿岸沙滩种蛎房:描述了在海岸边种植的蚝房,暗示着海边的自然环境。 2. 龙门高矗水中央:形容龙门(可能指的是桥梁或渡口的标志)高耸入云,位于河流中心位置。 3. 舟人指点青苍里:指船上的人向远处指引方向,可能在描述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4. 临水孤山玉桂香:形容靠近水面的一座孤山散发出如同玉桂般清新的香气,可能是在描绘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场景。 译文及注释 在北海龙门渡口
【注释】 蝉:一种昆虫;绿槐:指槐树,常用于比喻高官厚禄。 薄翼(bó yì):薄的翅膀,这里形容蝉的翅膀很薄,容易飞起。 高飞上绿槐:指蝉飞到了绿槐树上。 不惊风露亦清才:即使有风吹露水,也不会惊动它的高超才能。 一鸣:《庄子·外物篇》中说,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是蘧蘧然周也。故向东郭先生之所,则二十里而后七里焉。彼胡蝶者,其羽之小也,五色很多也
衙斋隙地种桃艺菊,人望敷荣;而余又奉檄调阳江,书此志别 衙斋:官府的书房。衙斋隙地,意为官府书房中的空地。种桃花和菊花,意味着希望它们能繁花似锦,受人欢迎。 人望:众人的期望。 敷荣:茂盛,繁荣。 而余又奉檄调阳江,书此志别:而我又要奉命前往阳江,写下这些作为告别的话。 阳春假我小徘徊,绿意阶前手自栽。一瞥光阴过夏令,种花人去看花来。 阳春:春季,这里指初春时节。假我小徘徊
这首诗是陈师道为陈伯端通守写的一首咏梅词。全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咏梅,寄托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身世之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自调水墨摹梅谱” 注释:自己调配好墨水,然后开始画梅。 - 第二句:“窗外花枝影动摇” 注释:窗外的花树枝条的影子在晃动,仿佛在随风舞动。 - 第三句:“犹忆故山闲逸事” 注释:还记起故乡的山水间的悠闲自在的事情。 -
【注释】 1.孤山:位于杭州西面,为西湖风景区之一。 2.处士家:指姜芝眉的家。姜芝眉是北宋诗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的朋友。 3.枝南枝北:泛指梅花。 4.棱层:花骨朵儿的层次。 5.老干:树身。 6.冠绝:压倒。 7.江城:杭州的别称。 8.赏析:这首诗以赞美孤山上梅的风姿为主题,通过描写梅花的形态、香味以及在江南地区的独特地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