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吐纳烟云气,草已成灰思未灰。
好是诗馀兼酒后,吹嘘坐索此君来。
竹烟筒
一竿吐纳烟云气,草已成灰思未灰。
好是诗馀兼酒后,吹嘘坐索此君来。
【注释】
竹烟筒:指一种以竹子制成的、可以抽烟的器具。
成灰:即“成灰烬”,形容草木被烟熏得燃尽。
诗余酒后:指诗人在饮酒之余所作的诗词。
【赏析】
首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色。“一竿”二字,点明了对象;“吐纳”二字,写出了它吐纳烟云的功能。接着写到了“草”。诗人把“草”拟人化了,它已经“成灰”,可诗人的心火却并未熄灭。这一句是说,虽然草木被烟熏得燃尽了,但诗人的爱国情怀依然如故。
第二句承上而来,进一步描绘出了作者的壮怀。“好是”二字,表明了作者对此事的态度,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豪迈之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将读者引入了一种想象的境界中。“诗馀”“酒后”两个词语,分别代表了诗歌和酒这两个方面。前者是诗人在饮酒之余所作的诗词,后者是指酒本身。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让读者思考,为什么酒能使人忘却一切烦恼?难道仅仅是因为酒能让人沉醉吗?还是酒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能让人忘却烦恼,陶醉其中呢?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竹烟筒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对饮酒和作诗的设问,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