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秉烛踏山庄,裙屐相邀趁晚凉。
月正圆时花正好,花光月色与低昂。
这首诗的作者是郑板桥(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第一句:“夜游秉烛踏山庄”
- 乙卯:指的是诗人在1765年(乾隆二十年)的农历五月。
- 张灯:即点亮灯笼,这里指点上蜡烛。
- 游:游玩。
- 秉烛:手持蜡烛。
- 踏山庄:踏遍山庄。
第二句:“裙屐相邀趁晚凉”
- 裙屐:古代妇女穿的鞋和裙子。
- 相邀:相互邀请。
- 晚凉:夜晚凉爽的时光。
第三句:“月正圆时花正好”
- 月正圆:月亮最圆的时候。
- 花正好:花儿开得正好。
第四句:“花光月色与低昂”
- 花光:月光照射到花朵上形成的花影。
- 月色:月光的颜色或感觉。
- 低昂:这里指月亮的形状或姿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首句“夜游秉烛踏山庄”,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游览的场景,手持蜡烛,踏遍了山庄的每一个角落。次句“裙屐相邀趁晚凉”,则是描绘了一群女子在晚上相聚,互相邀请对方出来游玩的情景。最后两句“月正圆时花正好”,“花光月色与低昂”,则通过描绘月亮、花朵和月光的相互映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