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依岭表,终年局吏事。此乡宝玉多,独我怜憔悴。
烈士伤暮年,譬如伏枥骥。山中素心人,时时萦梦寐。
门前剥啄声,客从鮀江至。为余总角交,因贫出为吏。
岂曰为时出,丈夫不得志!发箧贻我书,喜见故人字。
大笔何淋漓,墨渍家山泪。一纸长相思,穷通见交谊。
少时弄柔翰,馀事作游戏。为君写纸帐,梅花伴清睡。
沧桑历劫尘,君亦不忍弃。云是『神呵护』,神无此雅致。
从古天生才,原为造物忌。盘盘如故人,久拥皋比位。
东野以诗鸣,原非东野意。常欲问彼苍,如何作位置?
我今绾墨绶,远在徐闻地。海滨民未驯,自昔称难治。
而以袜线才,美锦使一试。恐贻桑梓羞,亦抱衾影愧。
我思古君子,爱人以礼义。况君罗万卷,便便五经笥。
治民原有谱,一一烦相示!何以端士习?何以开民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逐句释义:
- 皇皇依岭表:形容孤独无助的样子。
- 终年局吏事:一生在衙门里做官。
- 此乡宝玉多:这里有许多珍贵的东西。
- 独我怜憔悴:只有我能可怜他的憔悴。
- 烈士伤暮年:有志之士因年老而感到悲哀。
- 譬如伏枥骥:比喻像被关在马棚里的骏马一样。
- 山中素心人:指山中的纯朴之人。
- 时时萦梦寐:常常萦绕在梦中。
- 客从鮀江至:客人从鮄江来。
- 为余总角交:我们是儿时的好友。
- 因贫出为吏:因为贫穷而出仕为官。
- 岂曰为时出:难道是为了追求功名吗?
- 丈夫不得志:男子汉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 发箧贻我书:打开书箱给我送信。
- 喜见故人字:很高兴能见到老朋友的信。
- 大笔何淋漓:你的笔力是多么流畅。
- 墨渍家山泪:墨水沾染了故乡的土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一纸长相思:一封情意绵绵的信。
- 穷通见交谊:无论贫富贵贱都能保持真挚的友谊。
- 译文:
- 我在岭外独自生活,一生都在为官,但在这里(徐闻)却找不到值得珍视的东西。
- 只有我一个人同情那些疲惫的人,他们就像被困在马棚里的好马一样。
- 山中的人都很单纯,他们的心始终没有变,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
- 来自鮄江的客人来访,我们曾是小时候的朋友,如今他因贫穷而出来做官。
- 我怎么能为了名声而离开呢?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 打开书箱给我送了一封信,我很高兴见到老朋友。
- 你的字写得多么流畅!墨迹染红了我家的山野,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深情。
- 这封长信充满了我的思念和无尽的感情。不论我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与朋友之间的真诚友情。
- 注释:
- “皇皇”:形容孤独、无助。
- “依”:依靠的意思。“岭表”: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 “终年”:一生或一辈子,表示时间上的持久。“局吏”:古代一种低级官员,处理日常事务。
- “此乡”:此处,即作者所处的地方。“宝玉”:珍贵的宝物,比喻人才。
- “怜”:怜悯、同情。“憔悴”:形容人因困苦、衰老或疾病而显得消瘦、衰弱。
- “烈士”:指有志之士。“伤”:悲伤。“暮年”:晚年。
- “伏枥骥”:比喻有才华却被埋没的人才。“山中”:山中的隐士。“素心人”:纯洁、正直的人。
- “剥啄声”:敲门的声音,形容有人来访。“客从鮄江至”:客人从鮄江来。
- “袜线才”:形容能力有限。“美锦使一试”:让美丽的锦缎试一下。
- “桑梓”:古代用来称故乡的词。“自昔”:自古以来。“难治”:难以治理的地方。
- “端士”:高尚、正直的人。“礼义”:礼节和正义。“何以开民智?”:用什么来开启人民的心智?
- “端士习”:端正的品行。“开民智”:启迪民众的智慧。
- “治民原有谱”:管理民众原本有一套方法。“烦相示”:麻烦你展示给我看。
- “何以端士习”、“何以开民智”?诗人询问如何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启发民众的智慧。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情感和关怀,也体现了作者对故土和家乡的情感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