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路渺雁声长,一声声断水云乡。
白云垂天波浪阔,鸿雁分飞各一方!
回翔无依在云表,老雁饥鸣雏雁小!
天边塞下稻粱肥,尚有空巢悬树杪。
旧时鸿雁是同巢,双宿双飞不忍抛。
彼鸟多情犹惜别,况君与我是同胞!
【注释】
梓修:指作者的兄长。
西风路渺雁声长,一声声断水云乡:西风吹过,道路渺茫,大雁在天边鸣叫,发出长长的声音,声声断送着家乡。
白云垂天波浪阔,鸿雁分飞各一方: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低垂如海,波浪宽阔,而南飞的大雁各自飞往不同的方向。
回翔无依在云表,老雁饥鸣雏雁小:大雁在空中盘旋飞翔,没有依靠,只能在云层之上。老雁饥饿地鸣叫,而小雁则显得更加弱小。
天边塞下稻粱肥,尚有空巢悬树杪:天边边疆的土地上,稻谷丰收,粮食充足,树上悬挂着空鸟巢。
旧时鸿雁是同巢,双宿双飞不忍抛:从前的鸿雁都是共同筑巢,它们一起筑巢、一起飞翔,舍不得离开对方的。
彼鸟多情犹惜别,况君与我是同胞:别的鸟都如此多情,如此不舍,更何况我们还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幅秋天大雁归巢的动人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兄长梓修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以景起,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西风路渺雁声长”,开篇即点明了季节和天气,为后文铺垫了背景。接着“一声声断水云乡”一句,将大雁的鸣声与故乡的水乡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大雁在天空中飞翔,发出长长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白云垂天波浪阔,鸿雁分飞各一方”,进一步描绘了大雁的飞行路线和场景。大雁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时而靠近地面,时而远走高飞。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大雁的自由和豪迈。然而,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牵挂和羁绊。
“回翔无依在云表,老雁饥鸣雏雁小!”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雁比作有情感的生命体。大雁在空中盘旋飞翔,没有依靠,只能在云层之上。老雁饥饿地鸣叫,而小雁则显得更加弱小。这种描写既生动又形象,让人感受到了大雁的孤独和无助。
“天边塞下稻粱肥,尚有空巢悬树杪。”这句诗描绘了边疆地区丰收的景象。农民们辛勤劳作,收获的粮食足够养活一家人。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却有鸟儿因为失去了家园而感到悲伤。诗人巧妙地将大雁的遭遇与农民的生活相联系,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旧时鸿雁是同巢,双宿双飞不忍抛。”这句诗回忆了过去的情景。过去,鸿雁们总是一同筑巢、一起飞翔。那时的他们多么幸福啊!如今,却要分别离去,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不舍。
最后两句“彼鸟多情犹惜别,况君与我是同胞!”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别的鸟都如此多情,如此不舍,更何况我们还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呢!这样的结尾既强调了大雁之间的情谊,也表达了诗人对兄长梓修的深情厚谊。